我已江南游倦,不堪听管弦。又画阁、软舞娇歌,兰陵酒、浅泛金船。
白头梨园子弟,初相见、记在天宝前。自翠华、迤逦西巡,霓裳曲、往往传世间。
红烛影摇翠钿。歌楼听雨,消磨几许华年。祇有何戡。
数朝士、到贞元。秦筝十三金雁,莫再唱、念家山。销魂黯然。
怜他柳梢月,花上烟。
绮寮怨 其三 歌席。清代。樊增祥。我已江南游倦,不堪听管弦。又画阁、软舞娇歌,兰陵酒、浅泛金船。白头梨园子弟,初相见、记在天宝前。自翠华、迤逦西巡,霓裳曲、往往传世间。红烛影摇翠钿。歌楼听雨,消磨几许华年。祇有何戡。数朝士、到贞元。秦筝十三金雁,莫再唱、念家山。销魂黯然。怜他柳梢月,花上烟。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樊增祥。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吴趋行。魏晋。陆机。楚妃且勿叹。齐娥且莫讴。四座并清听。听我歌吴趋。吴趋自有始。请从阊门起。阊门何峨峨。飞馈跨通波。重栾承游极。回轩启曲阿。蔼蔼庆云被。泠泠鲜风过。山泽多藏育。土风清且嘉。泰伯导仁风。仲雍扬其波。穆穆延陵子。灼灼光诸华。王迹隤阳九。帝功兴四遐。大皇自富春。矫手顿世罗。邦彦应运兴。粲若春林葩。属城咸有士。吴邑最为多。八族未足侈。四姓实名家。文德熙淳懿。武功侔山河。礼让何济济。流化自滂沱。淑美难穷纪。商搉为此歌。
开州盛山十二题 其四 流杯渠。宋代。冯山。为爱泉石饮,屡招宾朋游。浮觞来不倚,一水循环流。
过杨二渡三首。宋代。杨万里。柳见风时舞便轻,解将衮遍趁莺声。道他夸逞腰肢著,风罢元来倦不胜。
浣溪沙 早春。明代。叶小鸾。灯夕初过冷未平。乍看今日试微晴。东风已解向人迎。梨蕊几时飘弱韵,柳条如欲荡柔情。隔墙何处按歌声。
送兄仲和通判琼州。明代。陈萼。妙年折桂羡才良,别驾琼南近故乡。一叶扁舟渡炎海,满天霖雨洗蛮方。千山岩谷春光暖,万井桑麻化日长。指日政成应奏最,鸣珂伫看入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