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招提路,因之访道林。石龛苔藓积,香径白云深。
双树含秋色,孤峰起夕阴。屟廊行欲遍,回首一长吟。
游少林寺。唐代。戴叔伦。步入招提路,因之访道林。石龛苔藓积,香径白云深。双树含秋色,孤峰起夕阴。屟廊行欲遍,回首一长吟。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戴叔伦。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过前中尉子斗先生旧第有感。清代。李因笃。碧瓦堂还在,金闺籍已更。萋萋秋草合,惨惨暮霜明。一老悲刘向,三闾吊屈平。城南寻别墅,转托旧坊名。
《护生画集》第三集诗 其一。近现代。丰子恺。邻家有老妪,孓燃一孤身。谁为慰孤寂,一匹白鼻豚。夜宿妪床下,昼眠妪脚根。晴日访友去,蹒跚到前村。老妪一声哨,踊跃返柴门。会意远胜狗,解语近似人。有时坐妪膝,如祖抱幼孙。哈哈复哮哮,宛如叙天伦。秋旱直到冬,是年逢岁凶。老妪生计拙,箪飘屡屡空。地主索租税,一刻缓不容。老妪无奈何,卖豚与富翁。富翁来牵豚,豚匿破笥中。老妪仰天哭,涕泪流满胸。邻人皆心酸,富翁耳若聋。麻绳索豚颈,牵之过桥东。
寄题灵川簿庙存爱堂二首。宋代。黄敏求。一命如何解济人,细看存字最精神。莫专红上求明爱,胸次浑涵不尽春。
竹枕。宋代。李彭。湘江翠竹斩云根,偃月初无刻削痕。尚想繁柯俱笨尊,宁经綵凤屡飞翻。佳眠时有池塘梦,避暑不劳河朔樽。殷殷晴雷喧白昼,儿童走报雨翻盆。
视晋孙登传。明代。陶益。一弦清奏似谁论,踪迹飘飘响绝尘。汲郡已行长啸客,宜阳聊寄不言人。步兵罢叩空回首,中散深惭未识真。披卷竟迷君去所,仰山惟见月嶙峋。
花木八咏 其八 山茶雪。宋代。段克己。娘子宫中仪体新,八姨羞把旧妆匀。画罗瑞锦难相称,故著龙香簇绛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