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经历运邅屯,世变沧桑又几春。儤直薇垣烽火警,观兵榆塞虎狼亲。
宦途险巇皆尝尽,林壑优游自率真。回首三边戡乱际,忧民忧国泪沾巾。
榆林归里有感复用留别原韵。清代。杨卓林。一生经历运邅屯,世变沧桑又几春。儤直薇垣烽火警,观兵榆塞虎狼亲。宦途险巇皆尝尽,林壑优游自率真。回首三边戡乱际,忧民忧国泪沾巾。
杨卓林(1847—1926),字荫乔,青县于董经村人。同治十二年(1873)举人,考取咸安宫官学教习,端郡王载漪闻其品端学萃,聘为其子溥俊师。宣统三年(1911)六月署延榆绥道。卓林性情和厚,家庭孝友,乡里无间言。又善书,工制艺,门下多知名士。著有《榆林事记》,以下诸诗及唱酬之作俱见此书。并为本邑诗人马鸣萧《惕斋诗稿》、刘天谊《同野堂遗集》作序,载于县志。...
杨卓林。杨卓林(1847—1926),字荫乔,青县于董经村人。同治十二年(1873)举人,考取咸安宫官学教习,端郡王载漪闻其品端学萃,聘为其子溥俊师。宣统三年(1911)六月署延榆绥道。卓林性情和厚,家庭孝友,乡里无间言。又善书,工制艺,门下多知名士。著有《榆林事记》,以下诸诗及唱酬之作俱见此书。并为本邑诗人马鸣萧《惕斋诗稿》、刘天谊《同野堂遗集》作序,载于县志。
赠黎去瑕师。明代。梁继。道心正直殊时俗,老屋倾攲有古风。一种鬓毛春雪白,五车经史夜灯红。
苗户部挽词 其一。宋代。徐积。虽负文场志,何惭国士风。王廷曾抗论,庙鼎合铭功。玉树摧平地,朱霞落半空。故人遗叹在,秋后有惊鸿。
杏花堰访紫菭隐君。明代。邝露。枫林二月雪,雪霁问君家。玉笈芝房气,铜陵杏堰花。更清鼍出瀑,笙迥鹤梯霞。不注丹台箓,吾生信有涯。
早春同刘郎中寄宣武令狐相公。唐代。白居易。梁园不到一年强,遥想清吟对绿觞。更有何人能饮酌,新添几卷好篇章。马头拂柳时回辔,豹尾穿花暂亚枪。谁引相公开口笑,不逢白监与刘郎。
访牟大卿。元代。任士林。自开黄叶径,城郭有山林。老失相如璧,贫嗟靖节琴。青天庭树在,白发镜尘深。欲叩黄唐事,寥寥千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