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检琅函什袭藏,神明至治共馨香。有时舒卷休污损,也似民情勿剪棠。
屏架与椟工竣赋以志感 其二。清代。杨卓林。玉检琅函什袭藏,神明至治共馨香。有时舒卷休污损,也似民情勿剪棠。
杨卓林(1847—1926),字荫乔,青县于董经村人。同治十二年(1873)举人,考取咸安宫官学教习,端郡王载漪闻其品端学萃,聘为其子溥俊师。宣统三年(1911)六月署延榆绥道。卓林性情和厚,家庭孝友,乡里无间言。又善书,工制艺,门下多知名士。著有《榆林事记》,以下诸诗及唱酬之作俱见此书。并为本邑诗人马鸣萧《惕斋诗稿》、刘天谊《同野堂遗集》作序,载于县志。...
杨卓林。杨卓林(1847—1926),字荫乔,青县于董经村人。同治十二年(1873)举人,考取咸安宫官学教习,端郡王载漪闻其品端学萃,聘为其子溥俊师。宣统三年(1911)六月署延榆绥道。卓林性情和厚,家庭孝友,乡里无间言。又善书,工制艺,门下多知名士。著有《榆林事记》,以下诸诗及唱酬之作俱见此书。并为本邑诗人马鸣萧《惕斋诗稿》、刘天谊《同野堂遗集》作序,载于县志。
长庆历。唐代。元稹。年历复年历,卷尽悲且惜。历日何足悲,但悲年运易。年年岂无叹,此叹何唧唧。所叹别此年,永无长庆历。
新嫁娘词。唐代。王建。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檗庵禅师精舍。清代。严学诚。闻说孤臣曾此依,棱棱风骨古来稀。昏朝抗疏霜凝简,故国伤心涕满衣。浪迹但求人莫识,披缁常与世相违。只今精舍松筠茂,劲节如公亦庶几。
韶州岁事十首 其一。明代。何吾驺。天入阳和景物佳,莺声次第绕新槐。太平消息开帘满,莫向东风话旅怀。
菩萨蛮 其一 挽五弟妇董孺人。清代。吕采芝。无端几夜西风急。琼花一树轻轻折。雨暗玉阑干。依稀翠袖单。帘垂环佩冷。衰草迷荒径。妆镜为谁开。彩云何日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