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风月,少年歌舞,老去方知堪羡。叹折腰、五斗赋归来,问走了、羊肠几遍。
高车驷马,金章紫绶,传语渠侬稳便。问东湖、带得几多春,且看凌云笔健。
鹊桥仙(席上和赵晋臣敷文)。宋代。辛弃疾。少年风月,少年歌舞,老去方知堪羡。叹折腰、五斗赋归来,问走了、羊肠几遍。高车驷马,金章紫绶,传语渠侬稳便。问东湖、带得几多春,且看凌云笔健。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辛弃疾。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重阳日访马存秀才席上寄崔公太守。宋代。徐积。区区拖损一紬袍,行到郊居力已劳。有命自知谁畏祸,无灾可避谩登高。黄金菊满花情薄,白玉樽深酒兴豪。尽日使君人不至,渊明吟醉也陶陶。
南山行为梅林司马赋四首 其四。明代。茅坤。金鞭勿复挥,古来事如此。仲连破聊城,辞爵归田里。子房定汉室,言从赤松子。何如酌金罍,酒酣犹热耳。
海月图为邹永正赋。明代。莫止。髯翁家住东海头,胸次直欲凌高秋。陈编往牒竞探摘,新词吐出锵琳璆。迩来踪迹更奇绝,踞石中宵玩明月。银丸滉漾青琉璃,空濛万象俱涵澈。招呼浮丘揖任公,下上八极神游中。丹霞山人忽相遇,片纸点染何昭融。手持视我我心醉,棹入濠湖竟无睡。超然起望海天高,捲尽纤云月初霁。
既旱得雨连日不小住 其二。宋代。林希逸。喜雨还忧雨过多,人生可煞是多魔。事难恰好天谁问,天本无心可奈何。
有怀昌谷老梅再次晦父韵兼赠仲元弟。宋代。曹彦约。水边篱落西湖老,结伴寒标归计早。月昏香动幅巾时,铁石广平犹压倒。新来昌谷闢藩墙,密花疏干添环抱。等闲诗酒奉周旋,何以文书频苦恼。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晚春十二首之七 其十九。元代。凌云翰。水村高下自成围,处处人家白板扉。榆荚杨花正无赖,等闲又欲送春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