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眼送君倾似雨。不折垂杨,只倩愁随去。有底风光留不住。烟波万顷春江舻。
老马临流痴不渡。应惜障泥,忘了寻春路。身在稼轩安稳处。书来不用多行数。
蝶恋花(继杨济翁韵饯范南伯知县归京口)。宋代。辛弃疾。泪眼送君倾似雨。不折垂杨,只倩愁随去。有底风光留不住。烟波万顷春江舻。老马临流痴不渡。应惜障泥,忘了寻春路。身在稼轩安稳处。书来不用多行数。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辛弃疾。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疏影 赋得蛛丝网落花。清代。张珊英。檐蛛暝织。放游丝一缕,黏住香魄。满地馀芳,不卷重帘,正怯晚来凄寂。东风又是频吹送,共柳絮、一般轻别。忍看它、罥尽残红,春去这番难觅。淡月深林乍影,小楼凝望处,悬布篱隙。恰似闲愁,系得芳心,一刻几回欹侧。多情凤子寻香梦,想叶底、双双怜惜。莫教它、粉翅飞来,随著春魂狼藉。
挽方仲及签判二首。宋代。黄公度。才华早岁妙中州,惠爱长存瘴岭头。陈迹他年循吏传,遗文何日茂陵求。平生业履一经在,投老功名万事休。惟有岿然岘山石,往来涕泪不胜流。
南城天庆寺僧雅致亭。元代。宋褧。一昔到上方,尘虑能相忘。鼎水他山茗,炉烟异国香。杂芳供春艳,佳木通夕凉。不有草堂咏,那闻赞公房。
谢张才甫筇竹杖 其二。宋代。徐积。手中忽把一枝筇,称我逍遥林下风。不是西征车上物,临行自合与诗翁。
冬日宴于庶子宅各赋一字得鲜。唐代。刘孝孙。解襟游胜地,披云促宴筵。清文振笔妙,高论写言泉。冻柳含风落,寒梅照日鲜。骊歌虽欲奏,归驾且留连。
濉阳八景 其六 南郭渡船。元代。黄元实。宏博坊前望溪曲,沙平岸涧水深绿。孤舟妥帖若乘槎,短棹咿哑如转毂。行□憧憧风雨忙,济川滚滚流泽长。谁谓江河渺空阔,半篙一苇俱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