綵缕纤仍丽,凌风卷复开。方应五日至,应自九天来。
在笥清光发,当轩暑气回。遥知及时节,刀尺火云催。
端午日伏蒙内侍赐晨服。唐代。杨巨源。綵缕纤仍丽,凌风卷复开。方应五日至,应自九天来。在笥清光发,当轩暑气回。遥知及时节,刀尺火云催。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杨巨源。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次韵补之惜花诗。宋代。李光。年来直欲挽韶华,柳径桃蹊便是家。綵锦幕天防横雨,红纱照夜看飞花。
寂照轩即事二首 其二。宋代。程俱。面面轩窗草木香,祇园深处寄禅房。山林倒影方池静,鱼鸟忘机白昼长。
八月十四日夜虎丘步行。明代。李寄。良辰美景真难事,何幸今宵得遇哉。俗客山宜三舍避,好歌月肯一年来。遏云幽响声如发,积水空明色似堆。清赏嫦娥应颔我,抛他象管与螺杯。
徐氏太淑人挽辞二首。宋代。杨万里。三子官期至,同时各致勤。争迎阿潘母,独就大冯君。喜入乌巢舍,惊傅鹤吊坟。伤心是廷尉,目断太行云。
春望。宋代。章甫。东风吹水岂容平,小雨催花却易晴。旅燕欲来春社近,故人何处晚山横。不才媿忝诸侯客,苦思难攻五字城。芳草满庭无一事,竹间幽鸟变新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