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歌者吹箫
金凤小斜簪髻云,似樱桃一点朱唇。秋水清,春山恨。引青鸾玉箫声韵,莫不是另得东君一种春,既不呵紫竹上重生玉笋。
御食饱清茶漱口,锦衣穿翠袖梳头。有几个省部交,朝廷友。樽席上玉盏金瓯,封却公男伯子侯,也强如不识字烟波钓叟。
【双调】沉醉东风。元代。徐琰。赠歌者吹箫金凤小斜簪髻云,似樱桃一点朱唇。秋水清,春山恨。引青鸾玉箫声韵,莫不是另得东君一种春,既不呵紫竹上重生玉笋。御食饱清茶漱口,锦衣穿翠袖梳头。有几个省部交,朝廷友。樽席上玉盏金瓯,封却公男伯子侯,也强如不识字烟波钓叟。
徐琰(约1220~1301年),字子方(一作子芳),号容斋,一号养斋,又自号汶叟,东平(今属山东省)人。元代官员、文学家,“东平四杰”之一。少有文才,曾肆业于东平府学。元代东平府学宋子贞作新庙学,请前进士康晔、王磐为教官,教授生徒几百人,培养的闫复、徐琰、孟祺、李谦等号称元“东平四杰”,学成入仕后,皆为元初名宦。...
徐琰。徐琰(约1220~1301年),字子方(一作子芳),号容斋,一号养斋,又自号汶叟,东平(今属山东省)人。元代官员、文学家,“东平四杰”之一。少有文才,曾肆业于东平府学。元代东平府学宋子贞作新庙学,请前进士康晔、王磐为教官,教授生徒几百人,培养的闫复、徐琰、孟祺、李谦等号称元“东平四杰”,学成入仕后,皆为元初名宦。
过石皮岭望太湖。清代。敖巘。芙蓉天际晓烟收,叶落村墟万树秋。过岭忽开湖水面,隔溪先见马山头。云藏古寺苍岩静,风撼芦洲碧浪浮。竟日追随趋步好,尘途空悔少年游。
悬厓松图。元代。吴镇。偃蹇支离不耐秋,摇风洒雨几时休。转身便是青山顶,又有悬厓在上头。
呈岳总卿。宋代。吴惟信。黄尘漠漠路漫漫,旧钓空思水国寒。乡信不来云树远,斜阳无语下栏干。
喜老母至。明代。卢龙云。望尽云山粤海边,到来消息喜真传。遥知弟妹灯前语,不分天涯綵服偏。
题胡运干别墅二首。宋代。白玉蟾。闷来爱竹把花嫌,无事看山高捲帘。好鸟一声飞过檐,清风着力送银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