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品宵征路,堂川暝问津。
凉风吹远思,新月照归人。
未醒鸡边梦,犹惊马上身。
明朝携手地,先醉雪梅春。
近归有寄。明代。杨慎。禄品宵征路,堂川暝问津。凉风吹远思,新月照归人。未醒鸡边梦,犹惊马上身。明朝携手地,先醉雪梅春。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杨慎。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八声甘州。明代。汪洋。钉焦山一点旧浮屠,沧江振奔鳞。惯丛芦揖浪,閒鸥避客,炮垒馀曛。短艇中流未稳,兴废此间频。衣带潮声冷,半湿黄昏。螺壁擘风悄立,怅无情万物,荒翠当春。者江山如袖,冲雨我如尘。忽长风、吹残野蝶,未转头、灯火已如焚。人归后、剩江湖梦,尚挽颓云。
管大兄弓伯挽歌二首。明代。王夫之。薤上露,光油油,日出曈曈,其光易收,乐日之匿得久留。将何奉,奉咿嚘。室有妇,膝有儿。儿为父,妇为师。夔夔终日夕,鸡鸣晨起以奉之。妇步亦步,妇趋亦趋,伛伛偻偻,为儿觅肥腴。如何令死心怦摧,姝姝媚媚,眉不得开,将此悲君胡当哉。日已匿,阴已霾,轶云霓,足徘徊,露晞朝阳乐无涯。
宿横山。宋代。赵汝燧。颇厌东征道路长,回头十日离乡邦。扫愁酌酒虽云独,照影挑灯却暂双。打并馀花风动地,迁延残夜月留窗。店鸡已唱催人起,更听疏钟隔水撞。
秋宵月 夜坐病怀有感。清代。李佩金。屏山梦醒。见一点、釭花尚摇秋影。听砌边、啼蛩暗吟声□□。漏迢迢,无人处,别有闲愁谁省。坐瘦炉香灯瞑。半丸月冷。偏照我西窗,这番幽病。如水虚庭,凉露垂帘浸。几孤负,良夜景,恁般凄闷。冉冉魂丝,风前无定。
人间一理万物凝,夏虫底用多疑冰。我曾烂赏万花国,每谓乾坤总形色。
梅花肯欲为公寻,江北江南皆可得。指灯为火谅不难,不然枉跨城东鞍。
和司马提学倡和诗韵 来教谓从者云此地故少梅追念旧乐怅然兴怀复和一章昶亦奉和一章以答从者 其四。明代。庄昶。人间一理万物凝,夏虫底用多疑冰。我曾烂赏万花国,每谓乾坤总形色。梅花肯欲为公寻,江北江南皆可得。指灯为火谅不难,不然枉跨城东鞍。万紫千红总佳兴,影响前头路空暝。高斋独坐几深思,此意我知公亦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