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骃(?—公元92年),字亭伯,涿郡安平(今河北省安平县)人。自幼聪明过人,13岁便精通《诗》、《易》、《春秋》。崔骃博学多才,精通训诂百家之言。少游太学,与班固、傅毅齐名。章帝时,他写了《四巡颂》,颂扬汉朝之德,文辞典美,受到章帝的重视。窦太后当政时,曾经在窦宪府内任主簿。窦宪横暴骄恣,他屡次讽谏劝阻。窦宪不能容忍,便让他出任长岑长,他弃而不任,返归家园,后病逝。...
崔骃。崔骃(?—公元92年),字亭伯,涿郡安平(今河北省安平县)人。自幼聪明过人,13岁便精通《诗》、《易》、《春秋》。崔骃博学多才,精通训诂百家之言。少游太学,与班固、傅毅齐名。章帝时,他写了《四巡颂》,颂扬汉朝之德,文辞典美,受到章帝的重视。窦太后当政时,曾经在窦宪府内任主簿。窦宪横暴骄恣,他屡次讽谏劝阻。窦宪不能容忍,便让他出任长岑长,他弃而不任,返归家园,后病逝。
偶作二首。唐代。贯休。新诗一千首,古锦初下机。除月与鬼神,别未有人知。子期去不返,浩浩良不悲。不知天地间,知者复是谁。门前数枝路,路路车马鸣。名埃与利尘,千里万里行。只见青山高,岂见青山平。朱门势峨峨,冠盖何光明。黄鸟在花里,青蝉夺其声。尔生非金玉,岂常贵复贞。寄言之子心,可以归无形。
山行绝句十三首 其三。明代。顾璘。青山八百里,蟠结千蛟龙。头角忽耸起,秀出云间峰。
梁星海山长招陪广雅尚书两湖书院看桃花。清代。郑孝胥。斲石治广除,纳湖以为囿。长廊行欲尽,桥影带高霤。回看何冥冥,柳浪覆千甃。绯桃閒深浅,繁丽如展绣。赪颜頩始怒,诞意纵未透。离离弄妍日,烂烂烧春昼。雄堂中劝学,海内郁奔辏。九流百家贯,一破万古陋。宾师得烈士,悬镛待众扣。主人扶僮至,最爱循墙走。鬓丝映花枝,颇似饭颗瘦。相将开水阁,远思发醇酎。拍波起群凫,遮眼拖孤岫。微言引深感,世议安丛诟。树人同树木,时事犹可救。十年才辈出,行与木俱茂。从公且婆娑,河清人自寿。
闻韶美侍郎易任广汉 其二。宋代。王十朋。书欲临邛去,公俄广汉行。湖欣遇房相,诗拟和刘兄。为郡人生贵,还乡昼锦荣。无从陪杖屦,老我欲归耕。
秋山图。元代。王冕。前年放船九江口,秋风猎猎吹蒲柳。买鱼沽酒待月明,不知江上青山走。三更吹笛欲唤人,□□白露依衣巾。故乡遥遥书断绝,空见过雁如飞云。去年却下七里滩,秋水满船秋月寒。子陵先生钓鱼处,荒台直起青云端。先生不受汉庭官,自与山水相盘桓。至今高节敦廉顽,清风凛凛谁能攀?泊舟登岸行复止,小径双岐通草市。石林远映树青红,正与今年画相似。茅庐半住林木里,白狗黄鸡小如蚁。翁媪无言童雇闲,可是太平风俗美。清水初落鱼蟹新,东邻酿熟呼西邻。相牵相把意思真,亲密不异朱陈民。李端笔力能巧妙,写我旧日经行到。岂是老梦眩水墨?不觉掀髯发长啸。殷家大楼沧海头,留我十日风雨秋。触景感动客邸愁,便欲卜筑山之幽。断桥流水无人处,添种梅花三百树。直待雪晴冰满路,骑驴相逐寻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