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枝头香满路。几日西风,落尽花如雨。倒照秦眉天镜古。秋明白鹭双飞处。
自摘霜葱宜荐俎。可惜重阳,不把黄花与。帽堕笑凭纤手取。清歌莫送秋声去。
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宋代。吴文英。明月枝头香满路。几日西风,落尽花如雨。倒照秦眉天镜古。秋明白鹭双飞处。自摘霜葱宜荐俎。可惜重阳,不把黄花与。帽堕笑凭纤手取。清歌莫送秋声去。
“明月”三句,叙秋景。“枝头香”,指桂花。此言明月照桂树,花香飘满路。词人见了眼前之景,忽然想起:如果接连刮起几天西风,那末树上的桂子将要被风吹得满地皆是。“花如雨”,指桂花落如雨点一样,此是类比。“倒映”两句,九日即景之词。言重九夜月亮像秦镜般高悬天空,秋高气爽,水边的白鹭受到月光的惊动,双双冲霄飞去。上片即景和韵。
“自摘”三句,述过节。言词人从自家菜园中摘来了比较干净、新鲜的青葱,适宜于作为重阳祭祀用的菜肴,装盆上供。词人说:只可惜已到了重阳节,我还没有搞到几盆应时的菊花啊!“帽堕”句,化用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诗“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意境。两句言词人九日随俗登高,被山风吹落了帽子,他就笑着请同行佳人代他正冠。他登上高处,清歌一阕,更觉得碧天高远而空旷,但他希望,歌声不要随着秋声的离去而随之消失。此祝辞也。“清歌莫送秋声去”,是词人的衷心希望,因为秋天是万物收获的佳节,所以他不希望匆匆送走“秋声”。下片词人着重阐发自己对“秋声”的感受。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吴文英。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趋三衢别故人时车驾幸杭州 其二。宋代。赵鼎。飘零泽国几春风,又触惊涛泛短篷。四海未知栖息地,百年半在别离中。功名元与世缘薄,兵火向来吾道穷。独倚危楼凄望眼,青山无数浙江东。
成父期以十八日至已而爽约。宋代。赵蕃。已是跫然误足音,更堪疎雨过平林。呼灯自举一卮酒,颠倒海涛寻破衾。
白云洞。清代。丁元照。绝壁险摩空,中开一罅通。天心矜诡谲,山骨凿崆峒。阴气潜蛟黑,晴光漏日红。白云留不住,飞去九霄中。
桂花仙子图。元代。张昱。秋云几片剪衣裳,吹尽西风骨更香。明月不应生洛浦,又添情思恼陈王。
眼儿媚 秋闺。清代。沈榛。秋草萋萋夕阳西。点点泪痕低。一声画角,数行疏柳,寂寞鸦啼。雁书不见天涯杳。愁对落花蹊。沉吟无语,辽西梦断,月照幽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