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勤得茧不盈筐,灯下缫丝恨更长。
著处不知来处苦,但贪衣上绣鸳鸯。
咏蚕。唐代。蒋贻恭。辛勤得茧不盈筐,灯下缫丝恨更长。著处不知来处苦,但贪衣上绣鸳鸯。
辛勤劳苦获得的蚕茧不满筐,深夜里煮蚕抽丝恨比丝更长。
贵人们穿绫罗哪知道养蚕苦,他们只是贪恋衣上的绣鸳鸯。
盈:满。
缫(sāo)丝:把蚕茧浸在热水中抽出丝来。
著:穿衣。
唐王朝自安史之乱后,便国势衰微,到了诗人生活的那个年代,唐王朝的统治已岌岌可危。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封建统治者反而加紧了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诗人在蜀时任过县令,多接触下层农民,目睹和耳闻农民的疾苦。此诗便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深刻的反映了这些社会现实。
参考资料:
1、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二):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245-246
2、尚作恩 等.晚唐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306-307
这首诗第一句写养蚕的辛勤劳苦。诗人在这里没有过多地描写养蚕的过程,只是用“辛勤”与“得茧不盈筐”互相对照,突出了蚕事的艰辛。人们心中充满了怨恨,因此诗人在下句说这些养蚕人“灯下缥丝恨更长”。这句诗用茧丝来比喻蚕农的恨,既形象又贴切。劳动人民每天深夜都要抽丝织布,每一缕丝都是蚕农辛酸的记录,但是他们享受不到自己劳动的果实。劳动果实被统治者白白拿去,所以在他们心中充满了怨恨,那每一声织机的声响都是劳动人民的叹息,都是劳动人民的诉说。
第三句诗锋一转,写穿绫罗绸缎的贵人。他们穿着华美的衣服,然而他们哪里知道蚕农和织妇的辛酸,他们只知贪爱绣在绸缎上的鸳鸯图案。这样,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就更为明显,更清楚地点明封建社会贫富的对立,写出劳动人民对那些不劳而获的寄生虫的愤恨和鄙视,诗的社会意义就更深刻,社会作用更广泛了。
全诗语言通俗,明白如话,前两句同后两句构成对比,使诗意更加鲜明,加强了诗的表现力,使诗的主题揭示得更加深刻。
蒋贻恭,五代后蜀诗人。一作诒恭,又作诏恭,江淮间人。唐末入蜀,因慷慨敢言,无媚世态,数遭流遣。后值蜀高祖孟知祥搜访遗材,起为大井县令。贻恭能诗,诙谐俚俗,多寓讥讽。高祖末年,臣僚多尚权势,侈敖无节,贻恭作诗讽之,高祖赞为“敢言之士也。”《咏安仁宰捣蒜、《咏虾蟆》、《咏王给事》等,讥刺缙绅及轻薄之徒,为彼所恶,痛遭捶楚。《全唐诗》收录其诗十首。...
蒋贻恭。蒋贻恭,五代后蜀诗人。一作诒恭,又作诏恭,江淮间人。唐末入蜀,因慷慨敢言,无媚世态,数遭流遣。后值蜀高祖孟知祥搜访遗材,起为大井县令。贻恭能诗,诙谐俚俗,多寓讥讽。高祖末年,臣僚多尚权势,侈敖无节,贻恭作诗讽之,高祖赞为“敢言之士也。”《咏安仁宰捣蒜、《咏虾蟆》、《咏王给事》等,讥刺缙绅及轻薄之徒,为彼所恶,痛遭捶楚。《全唐诗》收录其诗十首。
寄题永新邓成之粟庵。宋代。王洋。学诗学礼子已文,种花种竹居不贫。门闾正可务广大,如何一粟容君身。结庵名粟亦何寄,口不尽言知有意。鹍鹏羽翼自垂天,蜩鸴飞鸣有馀地。短长小大争长雄,舒卷不离方寸中。小如一粟大江海,万形宇内宁非同。君如推此充寥廓,回集尘端亦栖托。放言切勿诮蒙庄,伯夷永名仲尼博。更须谈理勿谈空,此道根原由守约。
邹宣德挽词二首 其二。宋代。郭祥正。静乐畴能匹,翛然几杖间。有儿专使节,无念落尘寰。流水归何处,孤云去不还。成仙应蜕骨,谁谓掩泉关。
奉和登。南北朝。任昉。物色感神游,升高怅有阅。南望铜驼街,北走长楸埒。别涧宛沧溟,疏山驾瀛碣。奔鲸吐华浪,司南动轻枻。日下重门照,云开九华澈。观阁隆旧恩,奉图愧前哲。
昔游。元代。张昱。春到名园总是花,都城无处不繁华。冠翘鹖尾朱袍盛,马顿金羁玉面斜。骑吏去忙官索酒,侯门散晚妓留车。党家贱妾粗豪惯,轻易银瓶雪水茶。
江城子 见清吟兄七律“为山西黑砖窑死难童工致哀“及配图感题。近现代。顾敏燕。无情风雨落青梅,最堪悲,逝芳菲。都道心伤,零落未知时。朵朵血痕桃李艳,生与死,若尘泥。为牛为马更为谁?恨春威,苦相欺。味尽炎凉,终是化烟灰。慈母泪倾三万里,人共鬼,两凄凄。
蕙清风•大壮和东山,余同作。近现代。陈匪石。留取镜中花,云屏低照。回首玉台前,宛然嚬笑。风静咫波平,万古银河道。炼颜后、爪姑犹少。呼吸蜃光寒,烟迷远岛。四面水楼灯,雨来今少。霓羽倚天声,况有平生好。悔未住、翠壶终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