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轻红浅露梅腮。江上早春来。玉声朝丹阙,霓旌影下瑶阶。朱门向晓,三千珠履,十二金钗。碧海金鸾来报,蟠桃一夜花开。
朝中措·香轻红浅露梅腮。金朝。元好问。香轻红浅露梅腮。江上早春来。玉声朝丹阙,霓旌影下瑶阶。朱门向晓,三千珠履,十二金钗。碧海金鸾来报,蟠桃一夜花开。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元好问。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解剑赠屏崖叔。明代。罗洪先。同江春来烟水多,扁舟欲放闻踏歌。望望美人留不得,闻歌使我心怆恻。一别十年不作难,回首春花换颜色。丈夫立志须及时,人生行乐当何极。弃繻岂受关吏欺,投笔终收明主知。不然便作拂衣去,桂丛且种南山树。谁能千里怀四愁,坐使一日成三秋。临分解赠双龙剑,开匣常妨逐奔电。此剑切玉如切泥,珍重提携再相见。
和姜总管感秋七首 其三。宋代。虞俦。向道鲈鱼美,须渠太白浮。季鹰归未得,空忆五湖秋。
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十二止宿寮。宋代。杨万里。一老说谈话,诸君未要眠。开窗放山月,把酒奏溪泉。
翠涛携诸子游瞻云阁有作见寄遥荅。明代。王夫之。嘉游成畴昔,企叹奄方今。金闺郁龙种,玉山宛鸾吟。迟向深秋兴,摇荡先春心。足知襟带敞,遂及松桧阴。大云峙霜萼,虚室函霄岑。缅彼鹤上客,所怀玉浆斟。声息坠人间,羁绁逮幽林。无乃大还诀,犹为陆海沈。宁含衣中珠,抚兹弦外琴。天问固难酬,孤心还自谌。愿言云关闭,勿惊雪发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