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生高冈,凤凰鸣中央。三百六十鸟,翁杂朝四方。
其东鸣青鹖,其西鸣鹔鹴。鸑鷟鸣其阴,鹑雀鸣其旁。
五凤曲。明代。李攀龙。梧桐生高冈,凤凰鸣中央。三百六十鸟,翁杂朝四方。其东鸣青鹖,其西鸣鹔鹴。鸑鷟鸣其阴,鹑雀鸣其旁。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李攀龙。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赠潼关不下山僧。唐代。李远。与君同在苦空间,君得空门我爱闲。禁足已教修雁塔,终身不拟下鸡山。窗中遥指三千界,枕上斜看百二关。香茗一瓯从此别,转蓬流水几时还。
感兴十七首 其七。明代。林大钦。元神用吾宅,灏气固当持。神乃道之门,气乃道之资。存神气斯充,养气神不亏。浩然塞天地,质圣当何疑。杂学信多岐,要德谅在斯。
渔歌子·荻花秋。五代。李珣。荻花秋,潇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画。碧烟中,明月下,小艇垂纶初罢。水为乡,篷作舍,鱼羹稻饭常餐也。酒盈杯,书满架,名利不将心挂。
游雪窦杖锡七首·踟蹰岭。宋代。陈著。石路崔嵬云上头,北云南雪此鸿沟。谁人题作踟蹰岭,不到山心不当游。
春寒初晴。宋代。杨万里。峭寒穿屋透衣裘,欺得诗人两鬓秋。从此莫教三日暖,花开花落却成愁。
七夕遇雨访石堂先生 其四。元代。熊鉌。混之再开辟,唤觉千载迷。龙门空宝匣,明月照玉溪。五纬集未久,又报填旅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