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车谁问百年人,定过桃源一问津。无侮老成存古训,扬清激浊道之神。
承广西大巡东逵陈侍御下车之初即致书来问盖公学出于蒋道林有渊源矣以此正己格物而风俗化矣小诗奉寄。明代。湛若水。下车谁问百年人,定过桃源一问津。无侮老成存古训,扬清激浊道之神。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湛若水。(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王治中招余饮丹阳刘公雪苑英公在座主人俾余。宋代。毛滂。宇宙中间道最大,禅仙并立儒为尊。谁将幻怪惊愚俗,总向虚空认法门。此土犹知名教重,昔人尚有典刑存。愧予晚陋羞前哲,愿以乡盟齿弟昆。
寄余德甫。明代。李攀龙。使者衔恩入楚天,秋风吹动豫章船。孤帆遥挂浮云色,西望长江落日边。
南行感怀四十首 其十三。明代。区大相。夏镇距徐方,徐关接凤阳。玄夷书未授,苍水使相望。根本元称重,咽喉亦虑伤。三年道傍议,何日筑宣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