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相心期期亦无,此心直与天为徒。从前欲问天何似,无相参前即是吾。
长江杂咏十一首 其五 无相寺心期亭。明代。湛若水。无相心期期亦无,此心直与天为徒。从前欲问天何似,无相参前即是吾。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湛若水。(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和唐山叟所赠三诗。宋代。王灼。遍从江海濯清流,归老岷岷占上游。心远欲联高士传,地偏仍似贾胡留。何时竹杖闲搘壁,终日绳床懒命俦。碧嶂红尘两相望,劳生笑我不知休。
夏景 竹影金琐碎。宋代。刘辰翁。竹可淋漓画,难将竹影临。寂寥谁布地,琐碎总如金。密处开为径,疏时舞又阴。汗青销作字,翡翠屑成林。弄月平分破,临风凿落斟。锵然声入耳,忽认是徽琴。
菩萨蛮(歌妓)。宋代。苏轼。绣帘高卷倾城出。灯前潋滟横波溢。皓齿发清歌。春愁入翠蛾。凄音休怨乱。我已先肠断。遗响下清虚。累累一串珠。
春贴子词 皇太后阁六首 其三。宋代。司马光。脍肉纷银缕,兰芽蔟紫茸。太官遵旧俗,岁岁与今同。
题崇山。宋代。陈与义。短蓬如凫鷖,载我万斛愁。试登山上亭,却望沙际舟。世故莽相急,长江去悠悠。西南浸山影,晦明分中流。荡摇宝鉴面,翠髻千螺浮。去程虽云阻,兹地固堪留。客路惜胜日,临风搔白头。众色忽已晚,川光抱岩幽。三老呼不置,我兴方未收。下山事复多,题诗记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