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川饶数罟,浅渎无吞舟。日暮收我纶,唱歌度中流。
歌长入空阔,两岸江声秋。断续和鸣榔,摇飏随狎鸥。
曲终人不见,云水空悠悠。
秋江渔唱。明代。高柄。大川饶数罟,浅渎无吞舟。日暮收我纶,唱歌度中流。歌长入空阔,两岸江声秋。断续和鸣榔,摇飏随狎鸥。曲终人不见,云水空悠悠。
(1350—1423)明福建长乐人,更名廷礼,字彦恢,号漫士。永乐初,以布衣召入翰林,为待诏,升典籍。博学能文,尤长于诗,为闽中十才子之一。又工书画,时称三绝。书得汉隶笔法,画源于米芾父子。有《唐诗品汇》等。...
高柄。(1350—1423)明福建长乐人,更名廷礼,字彦恢,号漫士。永乐初,以布衣召入翰林,为待诏,升典籍。博学能文,尤长于诗,为闽中十才子之一。又工书画,时称三绝。书得汉隶笔法,画源于米芾父子。有《唐诗品汇》等。
秋月同张伯可吴子往泛溪。明代。高攀龙。不作清溪泛,空令此月孤。寒烟浮欲出,远屿淡疑无。日月高凫鹄,行藏长荻芦。栖迟何必恶,秋色有吾徒。
题碧潭为丹山馆人朱挥使。明代。湛若水。碧潭如碧天,天与碧相连。欲普乌龙泽,须借雷霆鞭。
江上逢故人。唐代。陈陶。十年蓬转金陵道,长哭青云身不早。故乡逢尽白头人,清江颜色何曾老。
秋夜有集得还字。明代。董其昌。逃虚城市里,踪迹远人间。结梦迷新路,题诗忆旧山。星河低坐冷,秋色逐人还。好及清言夜,君今且闭关。
次答汪晋贤。清代。陈恭尹。绝无长处但疏慵,三径虚劳上客踪。行傍野花同踯躅,坐依林竹笑龙钟。诗能穷我宁论命,酒未忘忧且驻容。犹喜秋来多快事,联珠贻赠屡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