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空门忽济然,缁流谁著辨真篇。犹存四大终何着,旋證无生可是禅。
按舞徵歌新燕婉,求田问舍旧因缘。却疑顶戴朝簪重,报国唯应义最先。
闻变 其五。明代。陈邦彦。闻道空门忽济然,缁流谁著辨真篇。犹存四大终何着,旋證无生可是禅。按舞徵歌新燕婉,求田问舍旧因缘。却疑顶戴朝簪重,报国唯应义最先。
陈邦彦(1603年~1647年),字令斌,号岩野,广东顺德龙山人。南明抗清民族英雄,岭南三忠之首,陈恭尹之父。早年设馆讲学,为当时南粤硕儒名师。明亡,年屈四十的陈邦彦疾书《中兴政要策论》万言书,并参加南明广东乡试,中举人,擢升兵部职方司主事,派往赣州参与军事。1647年(永历元年)与陈子壮密约,起兵攻广州,兵败入清远,城破被捕,惨遭磔刑。陈邦彦深具民族气节外,诗文也饮誉当时,与黎遂球、邝露并称“岭南前三家”。...
陈邦彦。陈邦彦(1603年~1647年),字令斌,号岩野,广东顺德龙山人。南明抗清民族英雄,岭南三忠之首,陈恭尹之父。早年设馆讲学,为当时南粤硕儒名师。明亡,年屈四十的陈邦彦疾书《中兴政要策论》万言书,并参加南明广东乡试,中举人,擢升兵部职方司主事,派往赣州参与军事。1647年(永历元年)与陈子壮密约,起兵攻广州,兵败入清远,城破被捕,惨遭磔刑。陈邦彦深具民族气节外,诗文也饮誉当时,与黎遂球、邝露并称“岭南前三家”。
金缕曲 徙居白门,留别公湛。近现代。陈衡恪。谁道吟怀浅。有鲲弦、吴天怨别,苦啼春雁。烟雨溟濛明朝路,兰枻暂教留恋。更细写、愁痕低泫。一幅墨花和泪舞,料桃潭、不及情难遣。杨柳岸,片帆远。冷风吹皱沧波面。最难忘、词场伴侣,故乡英彦。千里卜居南朝地,凭吊粉残脂黯。但梦里、蘼芜缱绻。锦瑟年华须痛惜,待重逢、畅泻金樽满。鬓边语,音睍睆。
余自入山距出山五十五日竹屋青灯山阴杖屦忘其痴不了事矣随所赋录之得二十首。宋代。徐瑞。石浪啮我足,山雨湿我衣。冥行果为谁,笑抚桄榔枝。
山中冬思二首 其二。唐代。鲍溶。雪壮冰亦坚,冻涧如平地。幽人毛褐煖,笑就糟床醉。唤人空谷应,开火寒猿至。拾薪煮秋栗,看鼎书古字。忽忆南涧游,衣巾多云气。露脚寻逸僧,咨量意中事。
游东山寺。清代。李永升。数里招提路,崎岖不易寻。山随黄叶乱,寺共白云深。世界烟霞外,诸天钟磬沈。何因登宝地,信宿恋株林。
夜过鲁墟。宋代。陆游。中夜过鲁墟,船底鸣细浪。月出菱歌长,林闇绩火壮。故居不可识,四顾但青嶂。百年几废兴,抚事一凄怆。士生本耕稼,时来偶卿相;功名亦余事,所勉在素尚。况吾多难者,久已冥得丧;微禄行当辞,没身事幽旷。
系乐府十二首。贫妇词。唐代。元结。谁知苦贫夫,家有愁怨妻。请君听其词,能不为酸凄。所怜抱中儿,不如山下麑。空念庭前地,化为人吏蹊。出门望山泽,回头心复迷。何时见府主,长跪向之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