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客邯郸至,炎天粤峤归。路长裘马旧,心壮水云肥。
木叶催高树,征帆挂落晖。相逢几回笑,禅意赠君微。
送郑襄孙归安肃。明代。释今无。上客邯郸至,炎天粤峤归。路长裘马旧,心壮水云肥。木叶催高树,征帆挂落晖。相逢几回笑,禅意赠君微。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释今无。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采桑子·春风不负年年信。宋代。晏几道。春风不负年年信,长趁花期。小锦堂西,红杏初开第一枝。碧箫度曲留人醉,昨夜归迟。短恨凭谁,莺语殷勤月落时。
次韵前人新晴三首。宋代。陈著。泥香风软燕忙时,宿雨微中起较迟。试卷珠帘问花事,画秋千外袅晴丝。
赠曾医。宋代。魏了翁。太极分阴阳,物物具两仪。乾坤互南北,坎离迭东西。四时有见伏,昼夜有荡推。夫人迁於物,由之而不知。主淫一为沴,大命医所司。或当暑而裘,或御冬而絺。或学制而伤,或助苗而萎。其间号为儒,亦以身尝医。江西有曾君,解后荆江湄。暇日与之语,切磋及幽微。榜人趣行迈,欲别不忍离。乃书所素讲,为诗以赠之。
又和安国寺及诸园赏牡丹。宋代。司马光。洛邑牡丹天下最,西南土沃得春多。一城奇品推安国,四面名园接月波。山相著书称上药,翰林弄笔作新歌。人间朱粉无因学,浪把菱花百遍磨。
淮阴候。清代。牛焘。黄云渗淡汉宫昏,面相终符蒯彻言。秦鹿捕成功已震,陈豨去后狱谁翻。寒潭不返王孙钓,哀些难招猛士魂。碧血千年埋怨草,可怜韩姓几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