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王仲锡臬宪 其二

寿王仲锡臬宪 其二朗读

光芒肉髻耀天中,结集声闻未许逢。一副如来真格调,锦襽深映绿袍红。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释今无朗读
()

猜你喜欢

饥人嗜败肉,渴者甘腐浆。一为饥渴害,食饮俱失常。

况兹方寸间,邪欲纷难量。微哉此心害,祸甚饥渴伤。

()

岳阴万片惹云肥,暑气犹留凝不飞。野径偶然成远望,江湖何地卜渔矶。

()

天吴河伯静无哗,独坐平乘似汉查。客子抽毫题桂树,将军横笛弄梅花。

藏山业在神偏王,治水功成鬓未华。莫上燕台频倡和,风传双啸入龙沙。

()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非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

古木无人地,来寻羽客家。道书堆玉案,仙帔叠青霞。

鹤老难知岁,梅寒未作花。山中不相见,何处化丹砂。

()

春来路。在杏萼梅梢,东风一度。有多情燕子,探春对花舞。

招来旧雨与新雨,莫便分宾主。快安排,茶臼诗筒,花间久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