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骊珠已尽收,华轩喜得接风流。高怀愈觉文光远,标致空宜岭月秋。
酒入花田潮正满,迹当奇甸赋能酬。联舫况有词林客,三笑山门话未休。
喜梦也学士与赵铁源典闱见过。明代。释今无。沧海骊珠已尽收,华轩喜得接风流。高怀愈觉文光远,标致空宜岭月秋。酒入花田潮正满,迹当奇甸赋能酬。联舫况有词林客,三笑山门话未休。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释今无。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奉天殿早朝二首 其一。明代。文徵明。天外鸣鞭肃禁宸,朝廷献纳有司存。罘罳拂曙楼台迥,象魏连云观阙尊。夹陛书思端万笏,上方求谏辟千门。宫墙树色深于染,总受天家雨露恩。
赠黄撝之。明代。沈周。相逢野寺及春残,各各苍颜说见难。岁月易流嗟物变,功名已过觉心宽。梨花月枕诗通梦,杨柳风杯酒起澜。想得金陵山水地,自知行乐胜为官。
潼关。清代。沈兆霖。禁谷天开望若悬,凭高设险拱秦川。峥嵘太华排云出,曲折浑河抱堞圆。此地纵横经百战,前朝控制抵三边。尚书废垒知何处?落日残鸦一惘然。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五代。李煜。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一梦一作:梦里)
初发道中赠王司马兼寄诸公。唐代。张九龄。昔岁尝陈力,中年退屏居。承颜方弄鸟,放性或观鱼。曾是安疵拙,诚非议卷舒。林园事益简,烟月赏恒馀。不意栖愚谷,无阶奉诏书。湛恩均大造,弱植愧空虚。肃命趋仙阙,侨装抚传车。念行开祖帐,怜别降题舆。谁谓风期许,叨延礼数殊。义沾投分末,情及解携初。追饯扶江介,光辉烛里闾。子云应寂寞,公叔为吹嘘。景物春来异,音容日向疏。川原行稍稳,钟鼓听犹徐。林隔王公舆,云迷班氏庐。恋亲唯委咽,思德更踌躇。徇义当由此,怀安乃阙如。愿酬明主惠,行矣岂徒欤。
万年春 宁解元许却庵门以词督之。金朝。马钰。谭马丘刘,专专卓个庵儿住。修行处。未知门户。有个先生许。翘俟嘉音,万里垂青顾。如无误。决登云路。岂敢忘恩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