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人为觅路头花,未出榕桥噪晚鸦。回看小姑閒荡桨,斜阳明灭一溪霞。
荔支诗 其十一。明代。释今无。赠人为觅路头花,未出榕桥噪晚鸦。回看小姑閒荡桨,斜阳明灭一溪霞。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释今无。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戴文进画菊。明代。李东阳。黄花开满院前坡,醉杀西江计汝和。忽见钱塘著色画,不知秋色较谁多。
【商调】挂金索。宋代。王玠。一更端坐,下手调元气。混沌无言,绝念存真意。呼吸绵绵,配合居中位。拨转些儿,黍米藏天地。 二更清净,心要常虚守。默默回光,照见无中有。赶退群魔,振地金狮吼。顷刻功成,便与天齐寿。 三更鸡叫,冬至阳初动。取坎填离,直向泥丸送。火运周天,炉内铅投汞。九转丹成,白雪飞仙洞。 四更安乐,万事都无想。水满华池,浇灌灵根长。静里乾坤,仙乐频频响。道大冲虚,名挂黄金榜。 五更月落,渐觉东方晓。谷里真人,已见分明了。玉户鸾骖,金顶龙蟠绕。打破虚空,万道金光皎。
题莲花市客肆壁二首 其二。宋代。刘弇。片心长是乐清虚,一到莲花喜有馀。柳倚古溪风不断,路迷芳草客来疏。樽无美酒难浮蚁,手有文竿未食鱼。细草晚天时跃马,红尘无复上衣裾。
晋昌晚归马上赠。唐代。李商隐。西北朝天路,登临思上才。城闲烟草遍,村暗雨云回。人岂无端别,猿应有意哀。征南予更远,吟断望乡台。
林赞虞丈出守昭通过黔赠别 其二。清代。叶在琦。京洛凉风来,阶墀秀佳菊。出门畏秋霖,泥潦胶双毂。城南邸居日,拥书坐斋屋。岂识行路难,终日跋岩谷。黔山无纡徐,阜众若穷蹙。西行望滇云,乱峰更奇矗。盘盘关索岭,高揭据腰腹。往来尘满襟,辛苦茧在足。境连无撤疆,人半奢安族。光阴问场市,村寨觅饘宿。久客惯荒程,渐于风土熟。此去秋渐深,薄寒起林麓。呷酒可辟瘴,郫筒旨且蓄。晓发耐暖佳,行装换禅复。起居望精调,长涂羡载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