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村丧牛不满百,西村丧牛百有馀。牛尽田荒民困苦,争趋刀剑去犁锄。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二十八。清代。刘鹗。东村丧牛不满百,西村丧牛百有馀。牛尽田荒民困苦,争趋刀剑去犁锄。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刘鹗。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牡丹百咏 其十四。明代。张淮。不是金钱果是神,花王那得此留真。未舒冶艳先惊俗,才逞芳心便感人。照影池涵澄碧水,悬枝犀辟软红尘。年年无奈花时别,辜负平章宅内春。
梅雨。宋代。陆游。残雨收还滴,低云去复留。护雏怜弱燕,唤妇笑鸣鸠。碓米舂初滑,园蔬摘复抽。谁知泥没踝,也有客相求?
孟子·井未及泉。宋代。陈普。井深九仞已劳功。未及於泉等是空。学问垂成还自弃,有为何异不为同。
隋四主。明代。郭之奇。六茹秉政假黄钺,身骑虎背噬黑獭。龙首山头玄象昭,朱雀门前王气剟。江东三百中原合,曙星一旦光天豁。南北从兹定一尊,周灭陈倾难再割。兼国依稀嬴政齐,传家亦与亡胡埒。诗书毁弃独刑名,密网严科那许脱。杀人庭殿法奚为,囚子东宫根自拨。大事何堪付畜生,八荒已任阿摩挞。侈心逸志日悠悠,春渠秋海时活活。普天同怨尽予仇,御衣溅血谁相抹。为侗为侑总虚名,布席礼佛空哀怛。我闻以力服人者,前秦后隋同衣钵。虐我繇来必众仇,殴民岂得逃天夺。古往今来共一轮,此兴彼丧休嗟咄。
刘是庵老师生日。明代。何吾驺。圣历如天永,台星傍日明。西山来玉乳,北极浥金茎。恭遇生申旦,政逢转泰亨。春开傅内瓮,乐奏和朝莺。夫子文章主,当今礼乐衡。百川同学海,万国待于京。民望夔龙相,天高辅弼名。世家传作楫,公子学调羹。绕户生荣气,通元懋德声。筵排三乐畅,瑞蔼五伦呈。忆昔廷抡士,当时物望倾。惧为后世颂,愿展帝廷赓。柳色晴初发,韶光淡不盈。调元方寿国,千载有长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