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会未有期,岂意岁云变?不知百年间,正复能几见?
江湖北风多,水阔雁无便。此心剧悠悠,庭树空倚遍。
寄黄州旧友四首 其一。清代。刘鹗。后会未有期,岂意岁云变?不知百年间,正复能几见?江湖北风多,水阔雁无便。此心剧悠悠,庭树空倚遍。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刘鹗。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雨伞。元代。萨都剌。开如轮,合如束,剪纸调膏护秋竹。日中荷叶影亭亭,雨里芭蕉声簌簌。晴天却阴雨却晴,二天之说诚分明。但操大柄常在手,覆尽东西南北行。
次韵寄友人何瑞坛二首 其一。明代。卢宁。故人书信报苏州,改邑虔南始拜收。青鸟翩翩烟岛去,明星灿灿夜窗浮。寄怀昆玉惭非宝,拭目池珠惊寡俦。便借秋风传半牍,直随云雁送双眸。
元日枕流亭听雨。宋代。谢翱。征铎残年雨,吟听忆到城。愁云侵歙尽,梦日向吴生。药产难离性,滩流不掩声。他宵桦烛饮,因想此中行。
□□春□,□画□□处。十里红莲照歌舞。望鳌山天际,宝篆翻空,看未了,涌出珠宫贝宇。
锦江桥那畔,罗绮重重,曲巷深坊暗香度。玉相辉,花并艳,明月随人,归去也,零落珠玑翠羽。先如许、风光更元宵,算却好、图将凤城夸去。
洞仙歌(元宵词)。宋代。丘崈。□□春□,□画□□处。十里红莲照歌舞。望鳌山天际,宝篆翻空,看未了,涌出珠宫贝宇。锦江桥那畔,罗绮重重,曲巷深坊暗香度。玉相辉,花并艳,明月随人,归去也,零落珠玑翠羽。先如许、风光更元宵,算却好、图将凤城夸去。
送勋侄之官嵢峡五言五首。宋代。刘克庄。太守今元结,论交四十年。汝行勿前却,如在父兄边。
送万比部章甫兵备云南十六韵。明代。王世贞。籍甚衡湘誉,曹推法吏先。冯唐难计秩,荀羡始过年。喜识皇封大,恭承阃命专。西南汉君长,靡莫禹山川。五尺疑无地,千盘忽有天。箐阴连昼合,花暖四时偏。暮雨辞归雁,春云落站鸢。魋编分蹻国,筚辂启熊阡。节制非今少,跳梁自古然。楚氛开斧钺,巴雪引戈船。计密韬钤里,炎驱羽扇前。深恩羊帅并,高谕马卿传。织毾供夷税,销兵垦笮田。俱论碧鸡祀,重奏白狼篇。援柱威终复,虔刀位必迁。所馀岐路感,挥手灞陵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