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鸦忽收声,群鹊逐我屋。俄传报捷来,渠魁已就戮。
生民久涂炭,郡邑久陵谷。道路少人行,冤鬼白昼哭。
抚时乱已极,在理往必复。桓桓邝将军,骁勇时所独。
将军固可嘉,主宪多盛福。上天既悔祸,盗贼亦厌乱。
何况天下心,乱极重思汉。五羊号雄藩,地列江右半。
鱼盐足富利,戎马素强悍。宪君居是间,九载屡克叛。
运筹多玄机,临事有成算。声名达宸聪,美誉流汗漫。
西江望旌旗,如望雨济旱。政宜挥千金,谈笑遣黥灌。
乘机捣豫章,克复在夕旦。笑提叛臣头,庾岭作京观。
千秋万古间,留得路人看。勋业垂无穷,人生如露电。
寄监宪。清代。刘鹗。乱鸦忽收声,群鹊逐我屋。俄传报捷来,渠魁已就戮。生民久涂炭,郡邑久陵谷。道路少人行,冤鬼白昼哭。抚时乱已极,在理往必复。桓桓邝将军,骁勇时所独。将军固可嘉,主宪多盛福。上天既悔祸,盗贼亦厌乱。何况天下心,乱极重思汉。五羊号雄藩,地列江右半。鱼盐足富利,戎马素强悍。宪君居是间,九载屡克叛。运筹多玄机,临事有成算。声名达宸聪,美誉流汗漫。西江望旌旗,如望雨济旱。政宜挥千金,谈笑遣黥灌。乘机捣豫章,克复在夕旦。笑提叛臣头,庾岭作京观。千秋万古间,留得路人看。勋业垂无穷,人生如露电。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刘鹗。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次韵道卿闻新莺。宋代。周紫芝。草长江南春欲阑,晓莺声在绿阴间。定应春恨知公子,故作清歌学小蛮。催尽落花风自暖,唤醒愁眼日长闲。隔枝时见黄金羽,始信庭柯会解颜。
再谒孝陵。清代。顾炎武。再陟神坰下,还经禁岭隈。精灵终浩荡,王气自崔嵬。突兀明楼峙,呀庨御
扈从晚宿夹沟。唐代。王英。初雨过符离,云霞望欲迷。垂鞭信马去,傍辇听莺啼。山绕行营外,溪回帐殿西。夜深闻鼓角,天近月华低。
携手登高赋。望前山、山色如烟,烟光如雨。少日凭阑峰南北,谁料美人迟暮。漫回首、残基冷绪。长恨中原无人问,到而今、总是经行处。书易就,雁难付。斜阳日日长亭路。倚秋风、洞庭一剑,故人何许。寂寞柴桑塞花外,还有白衣来否。但哨遍、长歌归去。尚有孔明英英者,怅孔明、自是英英误。歌未断,鬓成缕。
金缕曲。宋代。刘辰翁。携手登高赋。望前山、山色如烟,烟光如雨。少日凭阑峰南北,谁料美人迟暮。漫回首、残基冷绪。长恨中原无人问,到而今、总是经行处。书易就,雁难付。斜阳日日长亭路。倚秋风、洞庭一剑,故人何许。寂寞柴桑塞花外,还有白衣来否。但哨遍、长歌归去。尚有孔明英英者,怅孔明、自是英英误。歌未断,鬓成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