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头忽见衡阳雁。千声万字情何限。叵而薄情夫。一行书也无。
泣归香阁恨。和泪掩红粉。待雁却回时。也无书寄伊。
菩萨蛮·举头忽见衡阳雁。宋代。陈达叟。举头忽见衡阳雁。千声万字情何限。叵而薄情夫。一行书也无。泣归香阁恨。和泪掩红粉。待雁却回时。也无书寄伊。
《尊前集》此词归于李白。从词的内容风格看,接近敦煌民间词,可能是民间曲辞而托名李白的。《草堂诗余》前集卷下作宋末陈达叟词,《历代诗余》卷九作南宋陈以庄词,皆误。
词中“衡阳雁”,犹云南飞雁。雁是候鸟,秋来南飞,传说到衡阳为止,不过湖南衡山的回雁峰。“一行书”,用雁足传书故事。汉苏武出使匈奴,被放到北海冰雪中牧羊。汉昭帝派使者去要回苏武,匈奴诡称苏武已死。使者对单于说:汉天子在上林苑射雁,雁足中带着信,说苏武在某大泽中。单于只得把苏武放回。又雁行排成“一”字,即一行书,这里语带双关,责怪丈夫人不如雁,雁有千声万字,他却一个字也不托飞雁捎来。
此词以思妇的口吻述说:秋雁打从作客北地的丈夫那边飞来,因此见雁思人。但是,雁能传书,他为什么不托大雁捎个信来呢?岂不是太薄情了吗?于是不禁转而怨恨起来,甚至气得哭了,发誓来春雁北归时也不给他带信。这种气愤和责怪,不免毫无根据,错怪对方,但却是情极而生,表明思念之深和悬望之切。要是一旦来书,不知该多么高兴和欣慰。词中痴语,怨语,实际上都是情语。从见雁起兴,到最后赌气罚咒,生动地表现了词中人物的心理和情态,使这首词富于民歌风味。
初抵京承子与携汪魏二君夜过分韵得江字。明代。王世贞。此夕逢君倒玉缸,千门月色迥临窗。隔年杯酒心犹壮,近眼篇章意未降。北去鼓鼙填瀚海,南来旌甲满沧江。欲论后会谁能数,愁杀寒钟更几撞。
初入浙中三首 其三。宋代。洪炎。山村柿栗熟,客舍稻粱秋。池足能言鸭,蹊多喘月牛。如闻息战斗,剩欲起歌讴。鼓楫临江誓,谁为祖豫州。
题襄阳米芾祠。宋代。黄庭坚。千峰映碧湘,真叟此中藏,饭不著石吃,眉应似发长。枫梩搘酒瓮,鸐风落琴床。强效忘机者,斯人尚未忘。万里莓苔地,不见驱驰踪。唯开文字窗,时写日月容。竹韵漫萧屑,草花徒织茸。披霜入众木,独自识青松
钱塘晚渡。宋代。释文珦。残日下重城,寒潮起暮声。岸遥江树小,天阔野云平。一水分吴越,孤舟寄死生。如何未归者,犹此计乡程。
壁间古画精绝未闻有赏音者。宋代。朱熹。老木樛枝入太阴,苍崖寒水断追寻。千年粉壁尘埃底,谁识良工独苦心。
余患项痈适兵后无医药可疗即事口占并寓感叹。元代。谢应芳。吮痈人在五侯家,市肆浑无药可赊。童子归来风雪夜,老夫愁绝对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