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朗读

译文

初春的严寒里,十天来我未曾走出家门,不知道江边柳丝,已摇曳着新的青春。

渐渐听到山谷中流冰融化的声音,原野上一望无际的新草,遮没了烧过野火的旧痕。

几亩荒僻的田园留我在这儿居住,半瓶浑浊的老酒等待友人来温。

去年今日我走在关山道路,细雨中梅花开放正暗自断魂。

注释

岐亭:在今湖北麻城西南,苏轼在黄州期间时常往游。潘、古、郭:苏轼黄州新友,指潘大临(一说为潘丙,大临之叔)、郭遘、古耕道三人。女王城:《东坡志林》卷四《黄州隋永安郡》条:“今黄州都十五里许有永安城,而俗谓之女王城。”一说为楚王城的讹音。东禅庄院:即定惠院。

稍:犹“渐”。决决,水流貌。冰谷:尚有薄冰的溪谷。

青青:指新生的野草。烧痕:旧草为野火所烧,唯余痕迹。烧,指野火。

数亩荒园:指女王城东禅庄院。

温:稍微加热。

断魂:形容情深或哀伤。

参考资料:

1、孙凡礼 刘尚荣.苏轼诗词选:中华书局,2005:115-116

2、王水照 朱刚.苏轼诗词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20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创作背景

  苏轼于元丰三年(1080)赴黄州贬所途中,过春风岭,正是梅花凋谢的时候,曾作《梅花二首》;过岐亭,遇故友陈慥。这次去岐亭访陈慥,正好时隔一年,景色依旧,想到前一年的凄凉境况,苏轼感慨万端,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篇。

参考资料:

1、霍松林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407-408

  首联写春天来得很快,因“春寒”,仅仅十天不出门,而江边柳树已一片嫩绿。“江柳已摇村”的“摇”字很形象,活画出春风荡漾、江柳轻拂的神态。

  颔联进一步描写春景。关于决决,卢纶《山店》有“决决溪泉到处闻”之句。关于冰谷,柳宗元《晋问》:“雪山冰谷之积,观者胆掉。”谷中尚有冰,说明是早春。早春溪流甚细,故冠以“稍闻”二字,用词精确。青青,新生野草的颜色。后句说青青新草覆盖了旧有烧痕。冠以“尽放”二字,更显得春意盎然。

  颈联写潘、古、郭三人为他饯行。“数亩荒园”,点明了饯行的地点。“留我住”,“待君温”,写出了三人对苏轼的深厚情谊。而这个地方正是他一年前赴黄州所经之地,此时友人的情谊,使他回想起一年以前的孤独和凄凉。因此,尾联转以回忆作结。

  前一年苏轼赴黄州途中所作的《梅花二首》,写得非常凄苦,催人泪下。其一说:“春来幽谷水潺潺,的皪梅花草棘间。一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飞雪度关山。”的皪的梅花生于草棘,已令人心寒,又被“东风”吹落殆尽。其二说:“何人把酒慰深幽,开自无聊落更愁。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辞相送到黄州。”梅花开于草棘中,无人欣赏,已够无聊了;而又为“东风”摧落,或随飞雪度关山,或随清溪流黄州,更令人愁苦。所谓“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即指此。末句化用杜牧《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他此时也是“路上行人”,尾联不止是回忆“去年今日”,也是在写“今年今日”,汪师韩评价说:“含蕴无穷。”(《苏诗选评笺释》)

  这首诗前四句写“往岐亭”途中所见,五六句写女王城饯别,末二句因饯别而联想到前一年无人“把酒慰深幽”。表面上看,全诗“于题不甚顾”(冯班语,见《纪批瀛奎律髓》),实际是紧扣题意。写初春之景,景色如画;写友人之情,情意深厚。全诗一气贯注,看似信笔挥洒,实则勾勒甚密,有天机自得之妙。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

猜你喜欢

楚有吹竹者,工作百兽音。

削格为尔多,滔滔宁适今。

()

几年宵旰在关门,今日垂衣拱至尊。检玉不须升岱岳,泥金应合答玄元。

()

溪山有佳月,可以永今夕。惊心总悠悠,过眼纷籍籍。

何为秋向深,甚是老已逼。长谣陶一觞,怀抱所共席。

()

长夏罕人事,斋居有余闲。

北窗多悴物,且遂灌吾园。

()

东馆编摩近一年,清时多士羡才贤。书成已荷恩光重,命下还闻邑政专。

匹马萧萧辞北阙,双凫杳杳向南天。建阳此去谁云远,士庶欢迎锦水边。

()

白下同归路,乌衣枉作邻。珮声犹隔箔,香气已迎人。

酒劝杯须满,书羞字不匀。歌怜黄竹怨,味实碧桃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