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玉烧不热,宝剑拗不折。欲别崔侠心,崔侠心如铁。
复如金刚锁,无有功不彻。仍于直道中,行事不诋讦。
崔侠两兄弟,垂范继芳烈。相识三十年,致书字不灭。
我来宣城郡,饮水仰清洁。蔼蔼北阜松,峨峨南山雪。
顾生归山去,知作几年别。
赠别崔十三长官。唐代。顾况。真玉烧不热,宝剑拗不折。欲别崔侠心,崔侠心如铁。复如金刚锁,无有功不彻。仍于直道中,行事不诋讦。崔侠两兄弟,垂范继芳烈。相识三十年,致书字不灭。我来宣城郡,饮水仰清洁。蔼蔼北阜松,峨峨南山雪。顾生归山去,知作几年别。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唐朝海盐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顾况。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唐朝海盐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续感兴二十五首 其四。宋代。方一夔。移根托西园,桃李赏奇遇。春妍虽可怜,颜色悲中路。奈何穷巷士,多被才华误。诸公谬爱客,轮囷获殊顾。投分未云深,容易输情愫。恩光借春阳,滋液荷凝露。悠悠当路尘,素地轻点污。岁暮抱弃捐,君看囚山赋。
觅海棠。宋代。王十朋。好事高人重海棠,两株分植舫斋旁。恰当燕子来时放,更向禅房深处芳。道眼想应怜不俗,痴人何苦恨无香。梅溪野叟曾经眼,欲觅一根栽草堂。
重九登第一山。清代。钱寿昌。数步到山寺,满园寒菜肥。溪泉经雨活,檐鸟傍人飞。红树叶初下,白云僧独归。幽花隔年别,相见尚依依。
寒食拜扫盘桓南城亲友家书所闻见俚歌十首 其七。元代。宋褧。故都空有废残城,天历人家学避兵。今日街衢却依旧,栅门全毁堑填平。
道上有感。宋代。吕祖俭。群书乱插架,荏苒忽忘年。归来谁谓必,拂拭复茫然。圣远道难继,事变如山连。寒夜煨芋栗,炎天浮藕莲。时与旧朋俦,曳杖访林泉。忽来朝市中,岁月复推迁。一朝忽南去,道里有余艰。韶阳号善地,九龄亦称贤。杜门省愆咎,夙夜问周旋。异时归故里,拜扫明招阡。目力傥未衰,庶几守遗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