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北去的驿使就去折梅花,托他带给远在陇山的友人。
江南别没有更好的礼品相送,姑且把一枝梅花送去报春。
《荆州记》:“陆凯与范晔交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兼赠诗。”唐汝谔《古诗解》则云:“晔为江南人,陆凯代北人,当是范寄陆耳。”这里用《赠范晔》题,乃暂从旧说。范晔:字蔚宗,顺阳山阴(今河南省淅川县东)人,南朝宋史学家、散文家。
驿使:古代递送官府文书的人。
陇头人:即陇山人,在北方的朋友,指范晔。陇山,在今陕西陇县西北。
“聊赠”句:赠:一作“寄”。一枝春:指梅花,人们常常把梅花作为春天的象征。
参考资料:
1、刘光耀.历代诗词名篇译注评.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年10月:103-104
2、景宏业.学子必背·诗: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58
3、蒋心海.诗词大王:国际文化出版社,1998年:2-3
这首诗当是陆凯率兵南征度梅岭时所作。他在戎马倥偬中登上梅岭,正值岭梅怒放,立马于梅花丛中,回首北望,想起了陇头好友范哗,又正好碰上北去的驿使,就出现了折梅赋诗赠友人的一幕,于是写下这首诗。
参考资料:
1、辛志贤.汉魏南北朝诗选注:北京出版社,1981年:369-370
前两句写到了诗人与友人远离千里,难以聚首,只能凭驿使来往互递问候。“逢驿使”的“逢”字说明不期然而遇见了驿使,由驿使而联想到友人,于是寄梅问候,体现了对朋友的殷殷挂念,使全诗充满着天机自然之趣。
后两句则在淡淡致意中透出深深祝福。江南不仅不是一无所有,有的正是诗人的诚挚情怀,而这一切,全凝聚在小小的一枝梅花上。由此可见,诗人的情趣是多么高雅,想象是多么丰富。“一枝春”,是借代的手法,以一代全,象征春天的来临,也隐含着对相聚时刻的期待。联想友人睹物思人,一定能明了诗人的慧心。
艺术特色方面,诗中“一枝春”描写到眼前仿佛出现了春光明媚,春到江南,梅绽枝头的美好图景。梅花是江南报春之花,折梅寄友,礼轻情义重,它带给远方朋友的是江南春天的浓浓气息,是迎春吐艳的美好祝愿,也是诗人与远方挚友同享春意的最好表达。
这首诗构思精巧,清晰自然,富有情趣。用字虽然简单,细细品之,春的生机及情意如现眼前。它的艺术美在于朴素、自然而又借物寄喻,在特定的季节,特定的环境,把怀友的感情,通过一种为世公认具有高洁情操的梅花表达出来,把抽象的感情与形象的梅花结为一体了。
陆凯。陆凯(?―约504年),字智君,陆俟之孙,北魏代(今张家口涿鹿县山涧口村)人,鲜卑族。是南北朝人。《魏书》有传。
送刘提举还江南。元代。泰不华。帝城三月花乱开,落红流水如天台。人间风日不可住,刘郎去后应重来。
送潘景纯。宋代。米芾。五年相遇一行频,笑佩笭箵望塞云。曼倩未应徒为米,仲宣何事乐从军。开尊共喜身强健,秣马还惊岁杪分。此别固应尤作恶,天涯老去与谁群。
己亥续怀人诗 其六。清代。黄遵宪。龙泉知我剑随身,三斗撑胸热血新。是我眼中神后物,熊罴男子凤凰人。
送剡客。唐代。薛逢。两重江外片帆斜,数里林塘绕一家。门掩右军馀水石,路横诸谢旧烟霞。扁舟几处逢溪雪,长笛何人怨柳花。若到天台洞阳观,葛洪丹井在云涯。
读邵文庄公诸集寄题二泉书院四首 其三。明代。何吾驺。愿为真士夫,毋为假道学。一语足千秋,大道炳先觉。粤自假者趋,门墙生剥啄。夫子恶似非,乱苗良可惜。士苟得于中,乌用勤郛郭。俯仰百年间,谁为无愧怍。长歌点易诗,悠然会冲漠。静清何深处,无心是道籥。
拟古七十首 其十二 嵇中散康言志。明代。王世贞。扰扰两象间,生人各自为。余本田野夫,少小无远志。圭组岂不华,好者方为贵。习性偶成懒,敖乃非余意。窃窥庄氏言,颇怀养生计。忤外非有干,撄心乃足累。结茆流水曲,绿槐信所植。冶锻清阴下,弹琴衡门内。仰见孤飞鸿,寥唳出天裔。阮公青云度,浊酒幸与契。山生何为者,嬲我殊不寘。蜗庐欲枯壁,蛮触争何地。翛然龙门色,顿忘寰中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