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人谈不容口,岂与常人计升斗。
文章屈宋中阻艰,子欲一身追使还。
离骚憭栗悲草木,幽音细出芒丝间。
阳春绝句自云上,折杨何烦嗑然赏。
横经高辩一室惊,乍似远人迷广城。
隔河相和独许我,枯卉亦有条之荣。
廖君不但西南美,谁见今人如是子。
多髯府掾正可谑,蛮语参军宁素喜。
君不见古来皆醉餔糟难,沐浴何须仍振弹。
斲冰无处用兰拽,芙容木末安能攀。
只无相报青玉案,自有平子愁关山。
复用前韵答鲁直并呈明略。宋代。晁补之。黄子人谈不容口,岂与常人计升斗。文章屈宋中阻艰,子欲一身追使还。离骚憭栗悲草木,幽音细出芒丝间。阳春绝句自云上,折杨何烦嗑然赏。横经高辩一室惊,乍似远人迷广城。隔河相和独许我,枯卉亦有条之荣。廖君不但西南美,谁见今人如是子。多髯府掾正可谑,蛮语参军宁素喜。君不见古来皆醉餔糟难,沐浴何须仍振弹。斲冰无处用兰拽,芙容木末安能攀。只无相报青玉案,自有平子愁关山。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谢云松寄惠青藤 其一。明代。蓝仁。仙药驱风力最灵,九华山里老藤青。三更花露调冰椀,一斗松醪倒石瓶。博士传方消痼疾,衰容涉世保馀龄。更烦大笔重题品,续入神农本草经。
偈颂二十九首 其十四。宋代。释云。五月方改旦,今朝又初十。日月去如飞,快鹞趁不及。禅须放下参,但莫固拘执。是处解脱门,汝自不肯入。何必问支提,丁字著脚立。
自叹。金朝。边元鼎。终日忘言一炷香,散花时复绕绳床。久贫自沃三彭炽,一醉齐休六贼狂。道士生涯孤似鹤,衲僧门户冷于霜。自知衰病耽杯酒,拟及温柔老是乡。
新安城。唐代。罗邺。若算防边久远名,新安岂更胜长城。谩兴他役悲荒垒,何似从今实取兵。圣德便应同险固,人心自不向忠贞。但将死节酬尧禹,版筑无劳寇已平。
知崇庆府致政何君挽诗二首。宋代。魏了翁。不把英雄彀,移为仕进媒。邑獒群怪吠,灶婢亦惊猜。且效功成退,宁须兴尽回。芸芸终有谢,赢得早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