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时萧寺雪初晴,闻道君来眼倍明。
送别又看秋欲去,论交还感盖初倾。
帆张须水秋潮涨,路入铅山晚翠横。
快向端溪从吏隐,归来稳步上蓬瀛。
送端溪尉张达城挈家南归。宋代。王之道。年时萧寺雪初晴,闻道君来眼倍明。送别又看秋欲去,论交还感盖初倾。帆张须水秋潮涨,路入铅山晚翠横。快向端溪从吏隐,归来稳步上蓬瀛。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王之道。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不寐。明代。王守仁。天寒岁云暮,冰雪关河迥。幽室魍魉生,不寐知夜永。惊风起林木,骤若波浪汹。我心良匪石,讵为戚欣动。滔滔眼前事,逝者去相踵。崖穷犹可陟,水深犹可泳。焉知非日月,胡为乱予衷?深谷自逶迤,烟霞日悠永。匡时在贤达,归哉盍耕垄。
叔父知县庆宅并章服。宋代。史浩。芝检荧荧金缕黄,拜恩初捧鹊炉香。花笼丽日晖朱绶,燕啄新泥上画梁。歌遏行云莺睍睆,舞飘回雪蝶轻狂。一卮竞祝双椿老,伫看于飞到玉堂。
和李夷行游西溪醉归。宋代。李复。轻舆共登大堤路,左手持螯不问数。风回惊怨落红飞,把酒临溪倚花树。杯中神物换凡骨,直欲呼云上天去。茂陵刘郎老更痴,夜守铜盘饮寒露。
岳阳兵火后题僧舍。唐代。裴说。十年兵火真多事,再到禅扉却破颜。唯有两般烧不得,洞庭湖水老僧闲。
拥炉人倦,向煮雪声中,坐愁愁坐。巡檐数朵。为丁宁玉笛,莫教吹破。
酷爱高寒,纸帐一番清课。肯闲过。不律隃糜,那禁慵堕。
扫地游 十六夜阴寒,坐卧小楼,茫茫百端,不觉为之凄咽。清代。顾贞观。拥炉人倦,向煮雪声中,坐愁愁坐。巡檐数朵。为丁宁玉笛,莫教吹破。酷爱高寒,纸帐一番清课。肯闲过。不律隃糜,那禁慵堕。旧约何曾果。记徙倚朱楼,迷藏香径。延缘画舸。正离魂欲接,断烟横锁。怕梦醒时,盼煞满城灯火。问谁个。掩纱窗、更愁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