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诚疾,不可!”太宗:“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
唐太宗吞蝗。唐代。吴兢。 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诚疾,不可!”太宗:“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
贞观二年,京城长安大旱,蝗虫四起。唐太宗进入园子看粮食(损失情况),看到有蝗虫(在禾苗上面),捉了几只念念有词道:“百姓把粮食当作身家性命,而你吃了它,这对百姓有害。百姓有罪,那些罪过全部在我(身上),你如果真的有灵的话,你就吃我的心吧,不要再害百姓了。”将要吞下去。周围的人忙劝道:\"恐怕吃了要生病的!不能吃啊!”太宗说道:“我真希望它把给百姓的灾难移给我一个人!为什么要逃避疾病呢?”(说完)马上就把它吞了。
贞观二年:即公元628年,贞观为唐太宗年号。
京师:京城,国都、长安。
苑:古代帝王游玩、打猎和躬耕的园林。
掇:抓取。
予:唐太宗自称。
遽:马上。
谏:委婉地规劝。
朕:皇帝自称。
躬:身体。
冀:希望。
是:这(是)。
蚀:吞下。
遂:立刻
予一人:古代帝王自称。
咒:批评
作:起,兴起
其:如果
食:吃
谏:谏人
过:罪过
本文叙述了唐太宗在蝗灾爆发后,吞食蝗虫的故事。文章主要通过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唐太宗见到蝗虫后咒骂蝗虫与百姓夺食,“是害于百姓”,可见他首先想到的是人民,忧虑的是民生。人后又说:“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言语之中流露出一个心怀子民的帝王甘愿为人民承担责任的勇气。当左右劝止他吃蝗虫时,他说:“所冀移灾朕躬,何疾避之?”进一步表现了唐太宗愿为人民承载灾难的勇气和坚决消灭蝗虫的决心。
吴兢(670—749),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人。唐朝著名史学家,武周时入史馆,修国史。耿直敢于犯颜直谏,政治上颇有献替,他的直言敢谏,不愧为一代诤臣。...
吴兢。吴兢(670—749),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人。唐朝著名史学家,武周时入史馆,修国史。耿直敢于犯颜直谏,政治上颇有献替,他的直言敢谏,不愧为一代诤臣。
城山。宋代。陈藻。云雾成佳景,天明又几回。忽携诗句入,别放画图开。远树沉如立,行歌去似来。小舡冲雨过,高柳接湖栽。月自孤青月,台呼怪石台。故园无梦想,近拟筑岩隈。
宿凤口会九万兄。元代。贡奎。扁舟下沧溟,日暮浮云散。青山衮衮随,十里行不断。古廛集人烟,舣缆临绝岸。谁知兄弟情,邂逅忽相见。篙师轻波澜,呼啸惊夜半。贪程虑涉险,欲往还自算。推篷视天宇,白露下凌乱。众星亦已没,落月破微暗。念此局促身,倏然重三叹。
百法庵次载叔韵 其一。宋代。韩淲。云落山根蔽远江,渐迷高树到幽窗。须臾细雨风收处,画出苍洲白鸟双。
韩国武中令,公望乃云孙。平生壮志,凛凛长剑倚天门。郁积胸中谋虑,慷慨尊前谈笑,袖手看风云。唾手功名事,诗句自朝昏。
况高怀,吾所敬,果难能。千金生产,一笑推尽与诸昆。所至才成辄去,不为区区芥蒂,此意有谁论。且举杯中酒,今日是生辰。
水调歌头(寿武公望)。宋代。廖行之。韩国武中令,公望乃云孙。平生壮志,凛凛长剑倚天门。郁积胸中谋虑,慷慨尊前谈笑,袖手看风云。唾手功名事,诗句自朝昏。况高怀,吾所敬,果难能。千金生产,一笑推尽与诸昆。所至才成辄去,不为区区芥蒂,此意有谁论。且举杯中酒,今日是生辰。
春日即事二首。宋代。蔡沆。人生何事最为亲,不看春容不识真。岸柳细摇多意思,野花初破足精神。精神识后施为别,意思到时言语新。为报同侪须急赏,莫教春去始伤春。
退思轩为淮阳刘千户赋。明代。杨士奇。结发在军中,幸际熙明时。声教洽四海,不闻羽檄驰。家承厚禄贵,身有好爵縻。虽怀铅刀用,一割不及施。自顾草木微,芳泽振华滋。感激天地恩,胡能分寸禆。惟应笃忠贞,庶不忝恩私。庶事如猬毛,何以适攸宜。发已一失经,臣职隳自兹。岂但羞荣宠,安危诚系之。歉歉内自怀,兢兢恒自持。高轩敞弘丽,退食时在斯。先哲有明训,揭以为箴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