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玉硗硗眉刷翠,杜郎生得真男子。骨重神寒天庙器,
一双瞳人剪秋水。竹马梢梢摇绿尾,银鸾睒光踏半臂。
东家娇娘求对值,浓笑画空作唐字。眼大心雄知所以,
莫忘作歌人姓李。
唐儿歌(杜豳公之子)。唐代。李贺。头玉硗硗眉刷翠,杜郎生得真男子。骨重神寒天庙器,一双瞳人剪秋水。竹马梢梢摇绿尾,银鸾睒光踏半臂。东家娇娘求对值,浓笑画空作唐字。眼大心雄知所以,莫忘作歌人姓李。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李贺。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题张于潜画轴五首 其一。宋代。释居简。百尾谁传觳觫真,浅缁轻拂替丹青。逸群大武如曾见,不见当时挂角经。
太湖沿檄西原道即事三首 其三。宋代。程俱。道旁瓮盎如汝阳,石间电雹如吕梁。不知身世在何许,举头四山郁苍苍。
送陈漫翁教授官满赴都下。宋代。戴栩。嫩黄千点糁槐枝,此别诸生倍所思。判牒署名书字小,开经酬问具餐迟。竹边亭在谁招隐,囊里书成合济时。东府主人偏爱士,为歌厦屋杜陵诗。
冬夜会孙莘老司谏书斋 其一。宋代。释道潜。去马来车声已阑,雪云低压暮檐寒。地炉山蘖烧初熟,软语聊为世外欢。
有客过西樵烟霞洞有作答之。明代。湛若水。我庐在烟霞,逍遥出云端。天空鸟道绝,江迥柴门閒。翩翩者谁子,放歌来叩关。昔为青衿彦,今为入幕贤。手持纲成策,爽气淩高寒。
送丘黄门甥林士元归闽。清代。陈维裕。南闽九月天尚热,北京九月寒将迫。北居南人却忆家,一日梁桥几人别。君家旧住闽山陬,柴门流水清且幽。薰风琴韵林间石,清昼书声松下楼。黄门舅氏真儒者,每日相亲情更雅。春山载酒共追随,曲几新诗兴来写。一从去作青琐郎,螭头载笔侍君王。几年会面不可得,万里相思道路长。相思万里情无已,跋涉担簦游帝里。都城城北忽相逢,倾盖论情一何喜。朝回日日相欢娱,花下酌酒斟满壶。长安晓月随吟步,公邸春风拂坐裾。寸心乍伸欢未久,又向都门惜分手。满天秋气尽白云,几处微霜脆疏柳。男儿读书须成名,看汝骨骼何峥嵘。相期折桂朝金阙,还言似舅即贤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