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淇水滺滺,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竹竿。两汉。佚名。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傩。淇水滺滺,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钓鱼竹竿细又长,曾经垂钓淇水上。难道不把旧地想,路远无法归故乡。
泉源汩汩流左边,淇水荡荡流右边。姑娘长大要出嫁,父母兄弟离得远。
淇水荡荡流右边,泉源汩汩流左边。嫣然一笑皓齿露,身佩美玉赛天仙。
淇水悠悠日夜流,桧木桨儿柏木舟。驾车出游四处逛,以解心里思乡愁。
籊(tì)籊:长而尖削貌。
尔思:想念你。尔,你。
致:到。
泉源:一说水名。即百泉,在卫之西北,而东南流入淇水。
行:远嫁。
瑳(cuō):玉色洁白,这里指露齿巧笑状。
傩(nuó):通“娜”,婀娜。一说行动有节奏的样子。
滺(yōu):河水荡漾之状。
楫(jí):船桨。桧、松:木名。桧(guì),柏叶松身。
驾言:本意是驾车,这里是操舟。言,语助词,相当“而”字。
写(xiè):通“泻”,宣泄,排解.
参考资料:
1、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120-122
2、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123-125
关于诗的主旨,《毛诗序》说写的是一位远嫁的卫国女儿,思念家乡的情怀。至于作者,魏源在《诗古微》中考证,以为“亦许穆夫人作”。魏源说《卫风·竹竿》是许穆夫人所作,并没有实证,只是一种推测。现代多数学者把《卫风·竹竿》看作一位远嫁的卫国姑娘思念家乡的歌声。
参考资料:
1、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120-122
2、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123-125
此诗写一位远嫁的女子思乡怀亲的感情。全诗四章,内容都是远嫁女儿脑海中的形象活动。全诗从回忆与推想两个角度来写,可分两大部分,前后各两章,分别成一层意思。
开头两章,是远嫁姑娘的回忆,都是关于婚前家乡与亲人的事。首章回忆当姑娘家时在淇水钓鱼的乐事:“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和伙伴们一起到淇水钓鱼游玩,这是多么惬意的事,不可能忘记。可惜眼下身在异乡,再也不能回淇水去钓鱼了,“岂不尔思,远莫致之”。次章回忆离别父母兄弟远嫁时的情形。泉水、淇水,逐渐远去;父母兄弟,逐渐远离。离别的场面和离别的情怀,最使人难忘。远嫁的女儿回忆起这个场景,思念之情不可抑止。第一章、第二章共八句,重点在回忆,强调的是思乡怀亲之情。
第三、四两章是进一层意思:希企。眼下远嫁女儿已是人家的媳妇,故乡亲人都见不到。回忆激起的情怀,化作热情的企望:希望能有一天重归故乡。三四两章,便是想像回乡时的情景。淇水、泉水依然如故,“淇水在右,泉源在左”,与第二章两句一样,只是句子位置变化一下,实际上是用复沓的手法,表示重来旧地的意思。这时候,出嫁女已不再是姑娘家时持竹竿钓鱼那样天真了,而是“巧笑之瑳,佩玉之傩”,一副成熟少妇从容而喜悦的样子:故乡,我终于回来了!仿佛为了重新找回少女时代的感觉,这位少妇又到淇水。不过,这次不是钓鱼了,而是“桧楫松舟”,乘船游赏。不过,旧地重游,也不能排解远嫁多时的离愁。三四两章想像回乡的场景,正是远嫁归不得的少妇幻想的场景。想像得越真切越具体,现实中远离故乡不得归的思念之情就越强烈。所以,驾船游赏故乡的想像,根本不能解决思乡怀亲的愁思。
甲辰人日病中,吟六言六首以自嘲。宋代。范成大。有日犹嫌开牖,无风不敢上帘。报国丹心何似,梦中抵掌掀髯。
漓江杂咏。唐代。康有为。石濑溅溅立鸥鹭,绿杉瑟瑟隐茅庐。清溪缥碧竹排溜,红树青山问卖鱼。锦石奇峰次第开,清江碧溜百千回。问余半月行何事,日读天然画本来。峭壁千峰摩顶圆,净无尘土立风烟。崚嶒倒影晴江上,疑是身游兜率天。拍拍清滩趑鹭鹚,萧萧疏竹绕台池。离江清绝谁人领,入我扁舟一卷诗。
赠阴阳训术吴琏。明代。徐溥。羲和古历学,之子绍家传。仰视日星象,胸中具周天。一朝膺鹗荐,簪绂成蝉联。昼行耀闾里,平秩归才贤。功名此发轫,及时须勉旃。
遇罗员外衮。唐代。黄滔。灞陵桥外驻征辕,此一分飞十六年。豸角戴时垂素发,鸡香含处隔青天。绮园难贮林栖意,班马须持笔削权。可忘自初相识地,秋风明月客鄜延。
喜郑唐老相过。宋代。陆游。郑子有书癖,对书百事忘,头乱不暇栉,炙冷不暇尝;持此金石心,力求古文章,吟哦屈宋作,蚤夜声琅琅。方挥却日戈,耻窥及肩墙。不见今六年,所得非复常。扁舟夜过我,剧论神激扬。徐出二三篇,稊米於太仓,已足起衰懦,黑丝生鬓霜;使得尽见之,殆可鍼膏肓。愿子继自今,勿惜倾锦囊。因来数为寄,岁晚慰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