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莽平沙路,登临更一奇。河流消楚汉,碑石记淳熙。
鼓角因风迥,帆樯侯月迟。此中留憩者,半为问津疲。
宿羊山驿。明代。董其昌。莽莽平沙路,登临更一奇。河流消楚汉,碑石记淳熙。鼓角因风迥,帆樯侯月迟。此中留憩者,半为问津疲。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董其昌。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送唐娄江赴召二首 其二。近现代。王慎中。吏民看解印,未去已堪思。鱼弃皆长尾,花繁故映枝。攀途车屡滞,出邸橐空垂。欲佐薰弦曲,一琴行复随。
毛文学招集命幼子庆郎出见座上赋。明代。胡应麟。何处来英物,娟然玉雪同。春山联寸黛,秋水浸双瞳。异日徵飞兔,当年忆梦熊。看君怀橘去,谁不羡黄童。
踏莎行·小径红稀。宋代。晏殊。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蒙通:濛)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岳阳道中作。唐代。齐己。客思寻常动,未如今断魂。路岐经乱后,风雪少人村。大泽鸣寒雁,千峰啼昼猿。争教此时白,不上鬓须根。
浣溪沙三十八首 其二十三。清代。王时翔。十二红楼锁碧烟。飞琼萼绿自婵娟。骖鸾驾鹤戏芝田。隔箔异香霏作雾,堕怀明月远于天。玉箫声歇夜如年。
访沈滨吴芝田翁二首 其二。清代。周馨桂。故山日日闭柴门,只为高情系梦魂。今日好风吹一叶,得销离恨是清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