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浪浮生未有涯,薄言春尽且还家。故乡留得青梅熟,烟雨村村刈麦麻。
阳谷道中辞春 其四。明代。刘宗周。放浪浮生未有涯,薄言春尽且还家。故乡留得青梅熟,烟雨村村刈麦麻。
刘宗周(1578—1645),字起东,别号念台,汉族,明朝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心学)的殿军。他著作甚多,内容复杂而晦涩。他开创的蕺山学派,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清初大儒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甚至认为,刘宗周绝食而死后,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这一危机延续至今。...
刘宗周。刘宗周(1578—1645),字起东,别号念台,汉族,明朝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心学)的殿军。他著作甚多,内容复杂而晦涩。他开创的蕺山学派,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清初大儒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甚至认为,刘宗周绝食而死后,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这一危机延续至今。
王编修邀游西山海子。元代。朱德润。晴川低回山苍苍,涵烟夹溪千里长。山腰涧曲细泉响,下激石窦为微潢。枯梢挽风秋色里,修林落叶随长江。林疏石露见茅屋,时有小径通微茫。招提横截翠微上,栏干九曲云飞扬。自从束书离故乡,脚头青鞋走山梁。山川悠长日月速,跻攀分寸何能强。太原高人知我意,请列纨素书沧浪。丹青不关名利眼,虎头痴绝非王郎。百年有怀良可哂,还拂长松思道场。
济南道中。清代。孔祥霖。背指斜阳暮,长途觅短吟。树闻蝉韵急,泥没马蹄深。烟暝团遥野,磷青认远林。新秋凉一味,罗袖未能禁。
题陆山人楼。唐代。储光羲。暮声杂初雁,夜色涵早秋。独见海中月,照君池上楼。山云拂高栋,天汉入云流。不惜朝光满,其如千里游。
青麟有髓鼠有须,奇葩忽发三两株。横枝倒干气莫遏,往往衫袖同沾濡。
朔风退舍寒气避,春光露出姑射肤。毫端幻成香雪海,鼓吹力使万类苏。
丁酉除夕前三日二树写梅花时正苦寒百虫尽蛰忽有一蜂徘徊帧上绕花不去予适在洛因作歌纪之。清代。沈范孙。青麟有髓鼠有须,奇葩忽发三两株。横枝倒干气莫遏,往往衫袖同沾濡。朔风退舍寒气避,春光露出姑射肤。毫端幻成香雪海,鼓吹力使万类苏。墨花有香画有色,一蜂蓦入幽人居。辛苦直欲钻故纸,和气顿觉春风俱。物非其时各惊异,室中户外相招呼。传闻洛下遍乡井,化工之笔倾东都。我闻点睛破壁化龙手,又闻嘶风齧草神马图。画工通神尚如此,何况浩气凌碧虚。冰心数点见天地,挽回元气生槁枯。腐儒咋舌不敢赞,笔补造化原非诬。一枝欲折乌可折,蠮螉绕纸徒区区。
上已同省斋直轩郊游直轩有诗次韵是日又值寒。宋代。杨公远。韶光又是二分过,日月如梭可奈何。对景诗成新意少,持杯量减旧时多。禁烟修禊偶同日,落絮飞花逐逝波。只恐阴晴天不定,明朝有兴亦蹉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