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恐嘉花不易成,好风迟日故来承。
繁红错眩渔人眼,不识沧江有武陵。
次韵黄侍郎沧江海棠六绝。宋代。魏了翁。帝恐嘉花不易成,好风迟日故来承。繁红错眩渔人眼,不识沧江有武陵。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魏了翁。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九月二十八日湖上检校篱落。宋代。范成大。村北村南打稻声,荒园屐齿亦嬉晴。菊边更觉朝阳好,松下偏闻晚吹清。一岁无非吾乐事,千金不博此间行。周遭踏遍芙蓉岸,足庳腰颉栩栩轻。
和谭学士见寄。宋代。刘黻。大道久磔裂,啾啾夸毗子。彷佛皮毛鲜,孰探古人髓。我亦坐兹疾,默阒照非是。束身云瘴乡,凡论悉掩耳。梦不到伊傅,志惟高角绮。人生驹过隙,鹿鹿何时已。耽书夜不睡,省事日高起。疏苧寒亦燠,硬菜苦犹美。非忘漆室忧,莫救沙界痏。生死不可料,何哉为泰否。佛祖显云封,道源开岭趾。谁云筑底邦,亶为通德里。庐陵有可人,访梅一至此。扣我理义关,无言但心只。新篇发天趣,步骤古诗史。穷通从所择,柔舌与刚齿。
过十八盘山。明代。杨巍。并州愁作客,况复渡桑乾。去国几千里,登山十八盘。兵戈今未息,道路古来难。落落悲双鬓,迢迢愧一官。乡书过塞少,节序向花残。海上园庐在,归欤赋考槃。
潘家山同章衡诸生饮次行令探得隐君子为章衡。宋代。陈襄。吾闻隐君子,大隐廛市间。道义充诸中,测度非在颜。尧帝神且智,知人亦孔艰。勉哉二秘阁,贤行如高山。
映碧园产并头莲三十首 其十四 十三覃。明代。孙传庭。静碧一泓澈,仙葩影并涵。晓抟空翠湿,夜抱水云酣。南岳双遗钿,西池两坠簪。同妍非互效,相对亦何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