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雾生寒水,寥寥舣画船。
人伤千里别,桂吐十分圆。
把酒非前夕,追欢忆去年。
南楼足佳兴,好在谢林川。
中秋与希深别後月下寄。宋代。梅尧臣。薄雾生寒水,寥寥舣画船。人伤千里别,桂吐十分圆。把酒非前夕,追欢忆去年。南楼足佳兴,好在谢林川。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寄题吴伯丰同荣堂。宋代。陈文蔚。一气同流举切身,胡然於此限比邻。直须静处工夫到,便觉闲中意思真。心远独游千载上,客来共醉一樽醇。寓形宇内皆生意,何但名园草木春。
水光山色两依然,不见当年载酒船。老我交游疏后进,君家兄弟散朝烟。
两峰脚迹今安在,彦礼碑诗久未镌。莫道江门空识我,千秋遗话及玑璿。
容彦礼率诸弟同在馆下彦昭彦礼彦贞相继而逝彦潜今又卒感而有作。明代。陈献章。水光山色两依然,不见当年载酒船。老我交游疏后进,君家兄弟散朝烟。两峰脚迹今安在,彦礼碑诗久未镌。莫道江门空识我,千秋遗话及玑璿。
宿灵河寺。宋代。周紫芝。风餐倚虚壑,险步跻云梯。惊魂栖客枕,夜宿投招提。殷勤入檐月,肯为幽人低。沧海念横流,万方喧鼓鼙。胡为困行役,窜伏随麇麑。南枝越鸟巢,北风胡马嘶。耿耿念徒旅,依依怀故溪。脂车待明发,胡为尚栖栖。人生如醵饮,暂聚还复暌。百年能几何,行乐戒噬脐。
榆林归里有感复用留别原韵。清代。杨卓林。一生经历运邅屯,世变沧桑又几春。儤直薇垣烽火警,观兵榆塞虎狼亲。宦途险巇皆尝尽,林壑优游自率真。回首三边戡乱际,忧民忧国泪沾巾。
寄东蜀幕中友。唐代。李洞。官亭池碧海榴殷,遥想清才倚画栏。柳絮涨天笼地暖,角声经雨透云寒。晓侵台座香烟湿,夜草军书蜡炬干。为话门人吟太苦,风摧兰秀一枝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