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居天王都,常梦苦竹溪。
乃识高僧趣,不为利物迷。
海燕乘华屋,区区竟衔泥。
安知矫翼鸥,岂类断尾鸡。
性同而质殊,何必庄指齐。
送端式归漳州。宋代。梅尧臣。来居天王都,常梦苦竹溪。乃识高僧趣,不为利物迷。海燕乘华屋,区区竟衔泥。安知矫翼鸥,岂类断尾鸡。性同而质殊,何必庄指齐。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陶士行运甓。清代。王家枚。金风吹不竞,华域践洪流。宫关沦瓦砾,念之心烦忧。击楫声悲壮,慷慨祖豫州。枕戈不成寝,越石誓同仇。二子岂好劳,所志在千秋。寂寂广州廨,簿书非所谋。累累中唐甓,朝夕任取求。劳力虽不贵,此意敢优游。卒运擎天手,奇功建石头。怀居非佳士,白日催双辀。
客中有怀东山诸子 其五。清代。陈瀚。王魏亦奇士,易曾饶古风。行藏看宝剑,聚散叹飘蓬。铁马嘶风劲,苍鹰抟野空。平生尊酒意,回首各西东。
雅拉河。近现代。吴金水。雅拉山高接太清,几多仙子斗轻盈。偶然触破妆台镜,百里长溪滚水晶。
孔雀院后蒙泉。宋代。晁补之。檐头山作屏当砌,石眼泉为镜照窗。我亦困蒙如可击,此泉从户到西江。
送蒋绣谷由余庆之朔州 其二。清代。田榕。夜郎五尺道,云树渺相望。关塞九边险,风烟万里长。晋祠遥驻马,阴馆早飞霜。凭仗南来雁,殷勤慰断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