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历诸公制作新,力排旧习祖唐人。
粗豪未脱风沙气,难诋熙丰作后尘。
谈诗(二首)。明代。方孝孺。天历诸公制作新,力排旧习祖唐人。粗豪未脱风沙气,难诋熙丰作后尘。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方孝孺。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牡丹图。明代。唐寅。谷雨花枝号鼠姑,戏拈彤管画成图。平康脂粉知多少,可有相同颜色无。
感怀 其五。元代。王冕。槲衣山中人,短发披襟领。寸心雄万夫,片语重九鼎。不作好颜色,遂与世俗迥。始旦旭日明,默默有深省。上愧饭牛戚,下怀扪虱猛。乞慷复乞慷,照镜可怜影。
送高望公入山。明代。陶天球。子竟归山山亦知,临歧犹索我题诗。可怜一路王孙草,不似春风梦裹时。
山居四十首 其十一。元代。栯堂。百年三万六千日,一似尘飞窗隙间。铜雀已成身早没,玉门未到梦先还。斩蛟胆壮浑忘水,逐鹿心狂岂见山。独许白云最深处,老松枯石伴身閒。
【商调】集贤宾 春日伤别。唐代。李爱山。牡丹亭日长帘半卷,推绣枕听啼鹃。夜雨过梨花褪雪,晓风轻柳絮飘绵。忆多情万水千山,盼佳期甚日何年。近香奁理妆贴翠钿,尚然有睡红一线。情浓眉黛里,愁入鬓云边。 【逍遥乐】嘴古都钗头玉燕,面波罗镜里青鸾,画不尽春山宛转。恨惹情牵,对东风桃李无言。章台路望来不甚远,张京兆那里也不见。香消宝鼎,灯尽银,炉冷沉烟。 【梧叶儿】粉脸淡蛾眉皱,妆残新月偃,愁压远山偏。火燎袄神庙,花飞金谷园,春去武陵源,直恁的缘薄分浅。 【金菊香】托香腮不语转凄然,淡注珠唇翠蝉,呆答颏对人羞见面。则被这鬼病恹缠,断柔肠心事在谁边? 【醋葫芦】胸减酥,脸褪莲。似杨妃病吐荔枝涎,西子愁频麋鹿苑。顿不开连环金钏,不由人终日恨绵绵。 【浪来里】想当日整玉容,并粉肩。晚妆楼上镜台边,画出对初生月何日圆。到如今桃花人面,闷恹恹憔悴似去年前。 【高平调煞】那时节和风丽日满东园,花共柳红娇绿软。走飞觥,品竹调弦。唱道是美满欢娱,似比翼鸟于飞燕。闲情侵翠靥,春意近花钿。今日个宝钗头擘双鸳,昔何时镜重圆,因此上两道春山翠痕浅。 【尾声】春残连理枝,香冷合欢扇,好姻缘翻做了恶姻缘。还不彻相思债,叫不应离恨天。知他是甚时相见,两眉峰重画翠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