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有奇树,木瓜枝相交。幸自少酸味,何由动老饕。
香气颇幽馥,鸟声恒寂寥。莫为相好赠,却恐报琼瑶。
锦城馆杂题十三首 其四 木瓜。明代。薛瑄。窗外有奇树,木瓜枝相交。幸自少酸味,何由动老饕。香气颇幽馥,鸟声恒寂寥。莫为相好赠,却恐报琼瑶。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
薛瑄。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
送蒙士贤游泰山三首 其一。清代。李英。病里忆行踪,征车不可从。知君回首处,天上二茅龙。
范文正公楷书昌黎伯夷颂平江李使君信之久藏。元代。方回。班固人表吾尝疑,第一武王二伯夷。我谓伯夷可第一,武未尽善宜二之。退之第一唐文人,希文第一宋辅臣。韩为夷颂范为写,三绝谁为什袭珍。星奎运逾三百年,皇佑庆历诸钜贤。逮至渡江乾淳后,珠题玉跋盈长篇。范氏袞袞饶公侯,幽州栝州至苏州。行军元昊惊破胆,义庄睦族春复秋。子子孙孙居吴中,指李后人今黄龚。锦囊偶贮此三绝,燕香夜寒吐长虹。袞衣绣衣观且夸,故国乔木兴咨嗟。大尹不吝归赵璧,祠以少牢复其家。提学翰林索我诗,肯捐此宝真复奇。授者良难受者易,即此可刊遗爱碑。
赠宗正国手。明代。董其昌。纷纷龙战起名场,坐隐如君似坐忘。怀友每酬青玉案,教儿翻博紫罗囊。书雠断简潜分火,侠有停车问卖浆。不必仙山传局势,帝乡原是白云乡。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十首 其七。南北朝。庾信。自怜循短绠,方欲问长沮。茂陵体犹瘠,淮阳疾未祛。翻疑承毒水,忽似遇昌菹。汉阳嗟欲尽,咎繇惧忽诸。
书堂遇雨。宋代。华岳。风叠云成片,沟搓水作层。湿书移案避,添砚就檐承。瓦击声疑雹,窗低暗欲灯。须臾西漏日,晴意慢腾腾。
入书室东垣有神光自几案出三首。宋代。罗公升。若以俗眼观,荣枯几翻手。若以法眼观,穷达竟何有。吾身以觉赘,身外安足守。若□谢□□,为我作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