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于文者必能诗,此道祇今亦少衰。生世相怜骚雅近,赋才独得杜韩遗。
江湖浩荡身行老,肝肺槎枒俗固疑。牢落年来欢会数,始知高论未须卑。
题伯严诗卷。清代。陈宝琛。老于文者必能诗,此道祇今亦少衰。生世相怜骚雅近,赋才独得杜韩遗。江湖浩荡身行老,肝肺槎枒俗固疑。牢落年来欢会数,始知高论未须卑。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陈宝琛。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临洮龙兴寺玄上人院,同咏青木香丛。唐代。岑参。移根自远方,种得在僧房。六月花新吐,三春叶已长。抽茎高锡杖,引影到绳床。只为能除疾,倾心向药王。
过平望。宋代。范成大。寸碧闯高浪,孤墟明夕阳。水柳摇病绿,霜蒲蘸新黄。孤屿乍举网,苍烟忽鸣榔。波明荇叶颤,风熟苹花香。鸡犬各村落,蓴鲈近江乡。野寺对客起,楼阴濯沧浪。古来离别地,清诗断人肠。亭前旧时水,还照两鸳鸯。
次韵杨秘监馆中即事。宋代。王炎。帘箔风清乳燕飞,绿阴绕殿覆铜池。九衢达宦争驰毂,群玉诗翁独下帷。凤饼正当分赐后,牙签又近曝书时。管城写出琳琅句,付与神灵为护持。
幽居四乐 其二。明代。高攀龙。我爱陶元亮,采菊东篱时。悠然南山意,怡悦心自知。北窗睡初起,读书忽解颐。正尔得尊酒,日夕欢相持。
过顾玉山旧宅二首 其一。唐代。龚诩。阿瑛旧宅绰山前,父老犹能话昔年。楼阁俨如真洞府,主宾浑似小神仙。花时不绝笙歌宴,门柳常维书画船。肯信只今无片瓦,平芜漠漠锁寒烟。
山中枉皇甫温大夫见招书。唐代。秦系。十年木屐步苔痕,石上松间水自喧。三辟草堂仍被褐,数行书札忽临门。卧多共息嵇康病,才劣虚同郭隗尊。亚相已能怜潦倒,山花笑处莫啼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