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居不见万山重,因起高亭破远空。虚旷直疑天宇外,周旋如在画屏中。
凝岚散蔼层层出,削玉排青面面同。暂得登临已忘去,四时佳致属贤公。
环翠亭。宋代。程颢。城居不见万山重,因起高亭破远空。虚旷直疑天宇外,周旋如在画屏中。凝岚散蔼层层出,削玉排青面面同。暂得登临已忘去,四时佳致属贤公。
程颢(1032-1085),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收入《二程全书》。...
程颢。程颢(1032-1085),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收入《二程全书》。
留题峡州甘泉寺?姜诗故居?。宋代。苏轼。轻舟横江来,吊古悲纯孝。逶迤寻远迹,婉娈见遗貌。清泉不可挹,涸尽空石窖。古人飘何之,惟有风竹闹。行行玩村落,户户悬网罩。民风坦和平,开户夜无钞。丛林富笋茹,平野绝虎豹。嗟哉此乐乡,毋乃姜子教。
李沔阳自大梁经裕州因赠三首 其三。明代。王廷陈。爱汝今山简,为邦复水乡。幽怀寄鱼鸟,俭德续羔羊。凭几烟霞润,搴帷兰杜香。谁知词客兴,不下大夫堂。
交河道中 其二。明代。徐熥。黄沙漠漠马骖驔,北地春光久自谙。不用褰帷纵游目,断无山色似江南。
送玄同真人李抱朴谒灊山仙祠。唐代。李隆基。城阙天中近,蓬瀛海上遥。归期千载鹤,春至一来朝。采药逢三秀,餐霞卧九霄。参同如有旨,金鼎待君烧。
甘露八章章四句。明代。李梦阳。于辟是兴,皇用锡祉。苞有八业,侯茂侯采。填填墉壑,有严庙宫。湛彼露斯,既沾既降。湛彼露斯,于松于柏。是塈是掇,罔匪泽泽。菀彼陵树,有烂其华。盈盈蓁蓁,光于邦家。荡荡上帝,降监在兹。维辟时格,岂曰匪时。其时伊何,厥阳载升。爰液乃濡,惠我孔明。其昭伊何,曰帝攸绩。靡滥靡僣,甘澍斯穫。明明昊天,是歆是臧。臣作诵言,告于万方。
登石城戍望海寄诸暨严少府。唐代。皇甫冉。平明登古戍,徙倚待寒潮。江海方回合,云林自寂寥。讵能知远近,徒见荡烟霄。即此沧洲路,嗟君久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