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崖岭上秋月明,野客枕底章江清。
蓬壶宫阙不可梦,一一入楼归雁声。
钟陵秋夜。唐代。陈陶。洪崖岭上秋月明,野客枕底章江清。蓬壶宫阙不可梦,一一入楼归雁声。
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陈陶。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直钓岩。宋代。李芮。无械仙翁去,岩垂直钓名。重开茅苇塞,仰见斗山明。便觉天光近,从教俗眼惊。登临试一览,心目得双清。
偈颂一百零九首 其五十四。宋代。释可湘。不是心,亦非佛。玉兔东升,金乌西没。循环不暂停,究竟知何物。那个男儿腕力强,一槌击碎精灵窟。
水车歌。元代。曹文晦。老农呼妇呼孙子,齐上沟车踏河水。浪走源头雪霰飞,天翻脚底风雷起。飒飒昆明龙蜕骨,宛宛常山蛇顾尾。倏尔盈科叹水哉,激之过颡由人耳。吼声㶁㶁河伯怒,苗色芃芃田畯喜。阿香滴瓢苦瑟缩,鲛人泣绡无尺咫。苏枯辛活庄子鲋,腾空如化琴高鲤。东村桔槔不亦劳,西邻辘轳安足拟。忘机却笑抱瓮夫,巧制端从斲轮氏。天心普顺固无边,人力强为终有已。欲令田野息愁叹,要在庙堂能燮理。五风十雨岁穰穰,弃置沟车如敝屣。
行后园新池。明代。蔡汝楠。后园凿沼爱涟漪,日日行园人不知。浴鸟参差云宿处,戏鱼来往芰摇时。晚依岩岫分寒翠,秋入芙蓉映倒枝。最是一泓清兴足,五湖情事寄临池。
归途绩溪界喜见十里岩。宋代。吴龙翰。策杖前溪去,吾乡此路分。两磨山出色,风约水成文。归信凭秋雁,思亲望白云。碧岩今日见,快饮带微醺。
答张燕公翻著葛巾见呈之作。唐代。赵冬曦。美酒值芳春,醒馀气益真。降欢时倒履,乘兴偶翻巾。徐榻思方建,左车理自均。傲然歌一曲,一醉濯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