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闻康节翁,慈母八十馀。阶前小稚子,欢笑娱相呼。
甘旨足丰俭,自谓此乐无。今君祖母秦,九十康强俱。
牙齿尽完好,起居不资扶。鲜鲜芙蓉裳,皎皎明月裾。
綵舆亲迎养,独觉爱日舒。有儿俱白颠,有孙亦银须。
曾玄绕膝下,日向庭闱趋。一门极孝友,五世咸怡愉。
矧君自奇士,振策当要途。风云接平步,日月明亨衢。
覃恩追考妣,盛事誇里闾。苟非母厚德,此福宁独居?
恨无汉史笔,逐一为母书。嗟予辱同姓,感念成长吁。
祖年百又一,孙子纷如圭。深衣昼锦缘,曾绘家庆图。
寿康世莫比,好事传京都。翰林欧苏辈,诗颂焉可诬?
及今甫七载,往事浮云徂。我恨岂有极?君乐当何如?
题诗卷还君,悠然泪盈袪。
题刘翀霄五世图。清代。刘鹗。昔闻康节翁,慈母八十馀。阶前小稚子,欢笑娱相呼。甘旨足丰俭,自谓此乐无。今君祖母秦,九十康强俱。牙齿尽完好,起居不资扶。鲜鲜芙蓉裳,皎皎明月裾。綵舆亲迎养,独觉爱日舒。有儿俱白颠,有孙亦银须。曾玄绕膝下,日向庭闱趋。一门极孝友,五世咸怡愉。矧君自奇士,振策当要途。风云接平步,日月明亨衢。覃恩追考妣,盛事誇里闾。苟非母厚德,此福宁独居?恨无汉史笔,逐一为母书。嗟予辱同姓,感念成长吁。祖年百又一,孙子纷如圭。深衣昼锦缘,曾绘家庆图。寿康世莫比,好事传京都。翰林欧苏辈,诗颂焉可诬?及今甫七载,往事浮云徂。我恨岂有极?君乐当何如?题诗卷还君,悠然泪盈袪。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刘鹗。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傅司理母守节。明代。王世贞。握手无存没,遗孤自始终。此生唯泣鹄,不死为丸熊。玉貌先年毁,冰心后日融。天留素机月,人诵柏舟风。太史诗垂采,仙郎籍已通。事归彤管上,名在紫泥中。隽箸时堪进,潘舆乐未穷。请看臣向传,能复几人同。
丝槐烟柳长亭路,恨取次、分离去。日永如年愁难度。高城回首,暮云遮尽,目断人何处?
解鞍旅舍天将暮,暗忆叮咛千万句。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
青玉案·丝槐烟柳长亭路。宋代。惠洪。丝槐烟柳长亭路,恨取次、分离去。日永如年愁难度。高城回首,暮云遮尽,目断人何处?解鞍旅舍天将暮,暗忆叮咛千万句。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
题心远别墅。宋代。张炜。闻说藏修所,凭已更接溪。百花攙序发,万竹剪云齐。地胜尘无染,廛居俗正迷。二王诗绝唱,何用我留题。
枳棘频年厄凤鸾,直声今果报迁官。有人门上嗟生莠,从此河干重伐檀。
鹰隼出尘前路迥,豺狼当道惜身难。头衔冰样清如许,露冕从容父老看。
喜桂丹盟超万擢保定同知寄贺以诗并答来书所询近况即次见示和杨雪原韵二首 其一。清代。林则徐。枳棘频年厄凤鸾,直声今果报迁官。有人门上嗟生莠,从此河干重伐檀。鹰隼出尘前路迥,豺狼当道惜身难。头衔冰样清如许,露冕从容父老看。
学士兄还乡之始会宾亲石门寺以开门见山不能。宋代。李弥逊。群贤嘉会走舆臣,乍喜郎星照七闽。寺近南塘钟秀责,筵开晚水荐甘珍。放怀想尽百川饮,留客应生四负轮。我独沉疴方面壁,愈风赖有两骚人。
百香诗 其五十三 见梅。元代。郭居敬。铁枝列戟出苔墙,玉蕊含春破晓霜。如是朝来吟案上,寒风一点入诗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