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桓邝将军,民社当自重。但愿贼扫除,勿遣民倥偬。
居民苟一空,城存复何用?此理君固知,丁宁为君诵。
送邝将军元帅还郴古诗十首 其十。清代。刘鹗。桓桓邝将军,民社当自重。但愿贼扫除,勿遣民倥偬。居民苟一空,城存复何用?此理君固知,丁宁为君诵。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刘鹗。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北游诗二十一首 其八 寄王和甫。明代。张元凯。秋入船窗夜气凉,白云如雾湿衣裳。乱萤过水添星影,高树遮山逗月光。季子无金空作客,长卿多病且还乡。十年扣角心同苦,寄尔商歌怨更长。
十二碚。清代。盛锦。群峰束奔流,虎牙怒相向。对峙十二碚,罗列钟鼓状。颠崖矗层霄,旁窦穿激浪。峡泉落九夭,汹汹翻海藏。撑舟出井底,篙师气先丧。众工捷如猱,百丈缘壁上。木末纵飞腾,山凹迭升降。一鼓更作气,千篙力谁让。造化何神奇,设此待霸王。颇闻白帝子,于此拒汉将。铁锁贯浮梁,金戈森卫仗。萧铣复何人,屯兵倚叠嶂。群雄电扫空,故垒犹在望。平生历险艰,未若兹游壮。万里投蛮荒,一身堕烟瘴。风餐案倾欹,水宿魂震荡。搜奇命转轻,得句神益旺。讵畏前途修,瞿塘险如象。
惜红衣二首 其一。清代。端木埰。树冷斜阳,阶旋陨箨,最怜秋色。造访良朋,新知待奇析。垆头贯酒,更邂逅高阳词客。将夕。还迓老彭,学旗亭画壁。新尊与絜。旧谱重翻,清歌韵金石。周姜既往,古乐渺难识。待焫办香同拜,欲拟令辰出重择。念故乡秋潦,愁煞集鸿中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