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端风雨小窗前,料峭轻寒著半肩。远路分携惟有泪,深宵慢忆若为怜。
晴芳古道无边绿,璧月中天一样圆。闽海路遥飞不到,承欢犹是忆前年。
和外见赠原韵 其四。清代。方荫华。无端风雨小窗前,料峭轻寒著半肩。远路分携惟有泪,深宵慢忆若为怜。晴芳古道无边绿,璧月中天一样圆。闽海路遥飞不到,承欢犹是忆前年。
江苏武进人,字季娴。赵仁基继妻。与夫唱和,时称佳话。亦善鉴藏书画。有《双清阁诗》。...
方荫华。江苏武进人,字季娴。赵仁基继妻。与夫唱和,时称佳话。亦善鉴藏书画。有《双清阁诗》。
秋夜浦舍人见宿园亭分得天字。明代。林鸿。南宫饮散动经年,此会羁魂各黯然。霄汉故人谁更在,江潭逐客自堪怜。疏灯细雨开秋宴,落叶惊风搅夜眠。归去晋陵成远别,好凭阳雁望南天。
南楼令 立秋有感。清代。潘榕。凉意觉飕飕。庭阴暑渐收。又西风报到新秋。时序易迁人事改,哀乐感,注心头。愈老愈多愁。愁来不自由。好韶华已付东流。半世辛劳年耳顺,仍故我,此生休。
番俗 其四。清代。郑霄。素问空传肘后经,山中无复斸参苓。河流滴滴杨枝水,洗尽番儿骨髓腥。
倦游。元代。周权。万事双蓬鬓,江山赋倦游。断猿明月曙,疏雨碧梧秋。道路中年感,琵琶后夜愁。客怀无处写,离思满沧洲。
月夜与儿曹露坐庭中。宋代。谢逸。夜凉云幕捲,人静荜门扃。扫叶风生砌,钩帘月可庭。秋怀因酒壮,老眼对儿青。远愧荀陈氏,应无聚德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