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君山窗下,山鸟与我言。清风何飕飗,松柏中夜繁。
久游失归趣,宿此似故园。林烟横近郊,谿月落古原。
稚子不待晓,花间出柴门。
宿裴友书斋。唐代。李观。卧君山窗下,山鸟与我言。清风何飕飗,松柏中夜繁。久游失归趣,宿此似故园。林烟横近郊,谿月落古原。稚子不待晓,花间出柴门。
李观(公元766--794年)字元宾,先为陇西人,后家江东。生于唐代宗大历元年,卒于德宗贞元十年,年二十九岁。(新唐书本传不载卒于何年。此据韩愈撰墓志及直斋书录解题)年二十四,举进士后三年,为贞元八年(公元792年)与韩愈同登第。明年,试博学宏辞,观中其科,而愈不在选。官太子校书郎。又一年,病卒。唐末陆希声辑其文为《李观文集》(后人或题《李元宾文集》)三卷,宋初赵昂另辑《后集》二卷,今皆存。观为文不袭沿前人,独辟蹊径,时谓与韩愈相上下。及观早夭,而愈后文益功。韩愈称其“才高于当世,而行出于古人”(《李元宾墓铭》)。...
李观。李观(公元766--794年)字元宾,先为陇西人,后家江东。生于唐代宗大历元年,卒于德宗贞元十年,年二十九岁。(新唐书本传不载卒于何年。此据韩愈撰墓志及直斋书录解题)年二十四,举进士后三年,为贞元八年(公元792年)与韩愈同登第。明年,试博学宏辞,观中其科,而愈不在选。官太子校书郎。又一年,病卒。唐末陆希声辑其文为《李观文集》(后人或题《李元宾文集》)三卷,宋初赵昂另辑《后集》二卷,今皆存。观为文不袭沿前人,独辟蹊径,时谓与韩愈相上下。及观早夭,而愈后文益功。韩愈称其“才高于当世,而行出于古人”(《李元宾墓铭》)。
送张学士归蜀省亲。明代。唐顺之。曳履暂违金马署,承欢遥入锦官城。欲从狄相云间望,却向王阳道上行。旌转层峰朝雨色,舟回极浦夜猿声。到家已是初冬候,闻道林中笋又生。
和韩子云见寄四首。宋代。吴芾。郁郁愁怀不自倾,时时倒指勘归程。情知岁月来无几,心着湖山去未成。恶语岂能赓绝唱,故人聊欲话平生。颇思共索梅花笑,点检枝头半吐英。
春日集浮邱社 其一。明代。陈万言。传闻王子晋,笙鹤访浮邱。邂逅葛仙令,相期汗漫游。双舄应难系,丹砂信可求。沧桑千劫火,天地一虚舟。我是陈崇艺,餐霞几百秋。城隅荡春水,沙边种橘洲。深谷变高岸,杰阁雄南州。结构者谁子,金门一隐侯。曾侍玉皇宴,早登清庙球。偃蹇似方朔,诗书富邺侯。黄阁待调燮,青山任去留。翻然遗胜景,付此方外俦。悲鸣立仗马,商声歌饭牛。此丘二三月,黄鹂声啁啾。倦鸟投林乐,冥鸿无弋忧。因忆壮年苦,枕戈眠戍楼。
示德逢。宋代。王安石。先生贫敝古人风,沔想柴桑在眼中。怜愍鸡豚非孟子,勤劳禾黍信周公。深藏组丽三千牍,静占宽闲五百弓。处世但令心自可,相知何藉一刘龚。
山居杂诗九十首。宋代。曹勋。前村有经社,香火讯屡通。携朋闲步往,老人颜有童。一杯苦涩茗,满塘蒲稗风。笑顾纸上佛,何时供渠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