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辨五行四象,那分朱汞铅银。修丹火候未曾闻。早便称呼居隐。
不背自思己错,更将错路教人。误他永劫在迷津。似恁欺心安忍。
西江月(十二之十)。宋代。张伯端。不辨五行四象,那分朱汞铅银。修丹火候未曾闻。早便称呼居隐。不背自思己错,更将错路教人。误他永劫在迷津。似恁欺心安忍。
张伯端(公元983年— 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海(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张伯端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全真道南五祖”(“北五祖”为:东华帝君王玄甫、正阳帝君钟离权、纯阳帝君吕洞宾、纯佑帝君刘海蟾、辅极帝君王重阳)。张伯端真人之师为刘海蟾,桂林刘仲远真人系张伯端真人所度化。...
张伯端。张伯端(公元983年— 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海(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张伯端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全真道南五祖”(“北五祖”为:东华帝君王玄甫、正阳帝君钟离权、纯阳帝君吕洞宾、纯佑帝君刘海蟾、辅极帝君王重阳)。张伯端真人之师为刘海蟾,桂林刘仲远真人系张伯端真人所度化。
玉楼春 其二十七。宋代。欧阳修。东风本是开花信。及至花时风更紧。吹开吹谢苦匆匆,春意到头无处问。把酒临风千万恨。欲扫残红犹未忍。夜来风雨转离披,满眼凄凉愁不尽。
寄张孟奇计部分司浒墅二首 其二。明代。卢龙云。千里方愁潦,频年急上供。岂堪歌杼轴,无计问租庸。蒿目筹俱尽,丹心事可封。怀君非在远,秋水隔芙蓉。
梅花集句 其六十九。金朝。李龏。浅浅池塘短短墙,眼明初识道家装。梦魂不入人间世,云雨巫山枉断肠。
春思 其四。明代。顾璘。庭前古松高百尺,屈干回姿如老龙。我欲据床还散发,簿书堆案不从容。
梅园探梅。近现代。冯振。梅花可感我知音,我为梅花岁几临。七载于今无间断,万方多难苦沉吟。折来每恨何由寄,爱极翻愁不可簪。好把一枝相伴醉,坐看绿叶又成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