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端(公元983年— 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海(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张伯端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全真道南五祖”(“北五祖”为:东华帝君王玄甫、正阳帝君钟离权、纯阳帝君吕洞宾、纯佑帝君刘海蟾、辅极帝君王重阳)。张伯端真人之师为刘海蟾,桂林刘仲远真人系张伯端真人所度化。...
张伯端。张伯端(公元983年— 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海(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张伯端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全真道南五祖”(“北五祖”为:东华帝君王玄甫、正阳帝君钟离权、纯阳帝君吕洞宾、纯佑帝君刘海蟾、辅极帝君王重阳)。张伯端真人之师为刘海蟾,桂林刘仲远真人系张伯端真人所度化。
寒食游压沙寺雨中席上偶作 其一。宋代。文彦博。魏公前岁朝真去,寂寞阑干尚有情。莫道甘棠无异种,至今留得雪香名。
采菇曲二首 其二。明代。李梦阳。白如白玉簪,香如玉田禾。行人且莫行,听我采菇歌。侬家住在黄河曲,一日波涛怨杀河。河来有鱼去有麦,麦下秋霜菇菜多。不求河血城南去,只愿年年河不波。
打麦词八首 其一。清代。徐搢珊。农忙谁敢任游遨,袯襫朝披夜桔槔。惟是登场勤打麦,田家妇女莫辞劳。
别石篑 其七。明代。袁宏道。不即凡不求圣,相依何觅性命。三入湖两易令,无少长知名姓。湖上花作明證,别时衰到时盛。后来期不敢问,我好色公多病。
拟四愁诗 其二。明代。冯惟健。我所思兮在青州,欲往从之路阻修。淄潍东下何悠悠,满园布谷鸣叚鸠。母兮缲丝妹结紬,弟兮刈麦行西畴。道逢乡人寄衣裯,展衣拂袖双泪流。思之不见心烦忧。
自五羊至河源得二十绝句 其七。明代。陈子升。围山周匝倚高墩,多少经营近水村。世乱深居寻不得,那知山顶是桃源。